药品制药技术专业学什么(药品制造学什么专业好)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29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盘点一下A股原料药十大龙头企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泳游天下投资修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随着政策端对原料药企业的环保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低端产能持续出清,原料药行业集中度提升,优质原料药企业竞争趋于激烈。在此背景下,原料药企业纷纷踏上转型升级之路。一是继续专注原料药领域,扩充产品管线,增加产能,降本增效;二是切入下游制剂市场,利用成本优势和带量集采机会,入局集采市场;三是凭借自身在生产端的规模化生产经验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升研发端能力,发展CDMO业务。 在带量集采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以华海药业、天宇制药为代表的一众特色原料药企业,凭借原先在各自深耕领域的布局和成本效率优势,拓展制剂一体化能力,在药品价格上相比传统药企更有竞争力。而在九洲药业、普洛药业等将引领越来越多的原料药企业也开始尝试发展CDMO业务。下面将简单盘点一下其中的几家代表企业。 1、华海药业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主要业务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医药包装、贸易流通等多个领域,与全球500多家制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健康产品。公司产品涵盖:心血管、精神类、抗病毒等领域,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精神类健康医疗产品制造商之一。作为中国医药国际化先导企业,华海药业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制剂质量认证并自主拥有ANDA文号的制药公司,也是首家在美国实现规模化制剂销售的中国制药公司。 公司以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为发展起点,在特色原料药产业化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合作平台以及国际主要原研药专利保护集中到期的契机,将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剂领域延伸,形成了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保华 (持股比例:24.65%)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成品药销售 21.68亿 56.70% 16.49亿 69.57% 76.07% 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 15.52亿 40.58% 7.060亿 29.79% 45.50% 进出口贸易 8046万 2.10% 774.9万 0.33% 9.63% 其他 1356万 0.35% 476.5万 0.20% 35.14% 技术服务 996.7万 0.26% 264.8万 0.11% 26.56%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9.46亿 50.89% 15.51亿 65.44% 79.71% 国外 18.77亿 49.11% 8.191亿 34.56% 43.63%药品制造学什么专业好1
2、天宇制药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浙江台州,主营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注册、生产和销售,按照业务类型可分为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非CMO业务和原料药及中间体的CMO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抗哮喘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等,同时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储备抗高血脂、抗高血糖、抗心衰、抗艾滋和抗凝血等等药物原料药项目。
经过长期的业务合作,公司与优质客户建立了相互依存、关系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范围覆盖国际原研药、仿制药巨头企业以及其它具有国际或区域影响力的医药企业,包括梯瓦(Teva)、诺华(Novartis)、赛诺菲(Sanofi)、美兰(Mylan)、凯茂(Chemo)、默克(Merck)等。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洁,屠勇军 (持股比例:51.48%)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
12.69亿
86.11%
3.168亿
76.49%
24.96%
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
1.847亿
12.53%
9074万
21.91%
49.13%
制剂
1015万
0.69%
513.3万
1.24%
50.55%
其他
988.2万
0.67%
149.5万
0.36%
15.13%
按地区分类
外销
10.88亿
73.80%
3.275亿
79.09%
30.11%
内销
3.862亿
26.20%
8661万
20.91%
22.43%
3、九洲药业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始创于1973年的黄岩县东山味精厂,是一家知名的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国内外创新药公司及新药研发机构提供创新药在研发、生产方面的CDMO一站式服务;同时为全球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提供工艺技术创新和商业化生产的业务。公司已与Novartis,Gilead,Zoetis,Roche, Sandoz, Mylan,Teva,Meiji,Sun等国际医药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绿叶制药、海和生物、贝达药业等知名新药研创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国内知名仿制药企构建深度嵌入式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提供最专业的原料药研制解决方案和最贴心的服务,是全球卡马西平、奥卡西平、酮洛芬和格列齐特原料药的主要生产商。
公司拥有全面完善的CGMP质量管理体系和EHS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EDQM、日本PMDA等多个国家的官方药政检查。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和研发体系,在浙江台州,江苏苏州、盐城拥有五大生产基地,杭州、台州及美国设有三大研发机构。公司在高端氟化学、不对称手性合成、糖苷及生物酶技术、连续化微反应器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核心技术。
实际控制人:花莉蓉,花轩德,花晓慧 (持股比例:3.82%)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专利原料药及中间体
19.72亿
66.73%
7.887亿
76.00%
40.01%
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
7.776亿
26.32%
2.309亿
22.25%
29.69%
其他(补充)
1.326亿
4.49%
580.2万
0.56%
4.38%
其他
7278万
2.46%
1241万
1.20%
17.05%
按地区分类
外销
24.27亿
82.14%
--
--
--
内销
5.276亿
17.86%
--
--
--
4、普洛药业
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是民营企业横店集团医药产业发展平台,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原料药中间体、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制剂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进出口贸易业务。(1)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包括头孢系列、青霉素系列、精神类系列、心脑血管类系列和兽药原料药中间体系列。(2)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包括研发服务、商业化人用药项目、商业化兽药项目和其他商业化产品。(3)制剂业务:制剂产品包括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精神类和抗肿瘤类等。
公司位列中国医药工业企业40强,“工业企业实力百强”第25位(浙江第2位),“原料药出口”第2位(浙江第1位),药智网CDMO企业5强,第14届“中国主板上市公司最具价值100强”,并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了良好的医药研发、制造能力,在横店本部及上海、美国波士顿、杭州分别设有原料药技术中心、CDMO研发中心、药物研究院;在浙江东阳本部、山东潍坊、安徽东至、浙江衢州建有生产基地,形成了原料药、CDMO、制剂三大主营业务。
公司原料药业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人才资源,在中国原料药行业率先并持续在环保治理、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在成本、质量、EHS及技术方面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特色原料药头部企业。 普洛药业作为全球创新药产业链CDMO业务的核心服务商,与国内外顶尖bigpharma及biotech公司形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务厚积薄发,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制剂业务坚持差异化和和全球化策略,实现快速发展。有八个品种通过新四类审批或一致性评价,创建了国内知名的“百士欣”、“天立威”品牌。建立了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高技术壁垒优势,首个高端缓控释仿制药已经在美国上市。
实际控制人:东阳市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原料药中间体
35.48亿
71.17%
6.161亿
49.28%
17.36%
合同研发服务
9.211亿
18.48%
3.784亿
30.27%
41.08%
制剂
4.874亿
9.78%
2.486亿
19.89%
51.02%
其他(补充)
2909万
0.58%
707.2万
0.57%
24.31%
按地区分类
国内地区
28.37亿
56.90%
--
--
--
国外地区
21.49亿
43.10%
4.272亿
100.00%
19.88%
5、美诺华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总部设于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4月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色原料药(包括中间体)和成品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综合性国际医药科技制造型企业,是国内出口欧洲特色原料药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荣膺“中国CDMO企业20强”。公司产品覆盖心血管、中枢神经、胃肠消化道等治疗领域,核心品种缬沙坦、氯沙坦、氯吡格雷、培哚普利、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普瑞巴林等多个产品已形成了全产业链商业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
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内涵式增长+外延式拓展”双轮驱动,在夯实强化特色原料药业务的同时,依托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商务拓展,坚定深入“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拓展延伸上游中间体和下游制剂业务,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充分扩大一体化优势;同时,基于在特色原料药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客户网络资源,公司持续布局CDMO业务,加速打造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实际控制人:姚成志 (持股比例:5.67%)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原料药及中间体
7.476亿
59.42%
2.668亿
56.85%
35.68%
CDMO
2.654亿
21.09%
1.182亿
25.19%
44.54%
制剂类
1.526亿
12.13%
7212万
15.37%
47.27%
医药流通
7914万
6.29%
782.5万
1.67%
9.89%
其他(补充)
1347万
1.07%
430.8万
0.92%
31.99%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362亿
50.56%
2.594亿
55.28%
40.77%
国外
6.085亿
48.37%
2.055亿
43.80%
33.77%
其他(补充)
1347万
1.07%
430.8万
0.92%
31.99%
6、博腾股份
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医药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企业(CDMO),201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为全球药企、新药研发机构等提供从临床早期研究直至药品上市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药、生物药和制剂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CDMO,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制药服务平台,让新药更快惠及更多患者。通过过去十余年在CMO领域的积淀,公司已具备为国际创新药提供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从小试、中试到商业化放大生产服务的核心能力以及良好的认证和交付记录,其中不乏全球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金的重磅炸弹药,终端药品涉及抗艾滋病、肝炎、糖尿病、肿瘤、镇痛、抗心衰、降血脂、失眠、癫痫、抗流感、抗过敏等多种适应症。
实际控制人:张和兵,陶荣,居年丰 (持股比例:26.64%)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临床后期及商业化业务
35.80亿
99.60%
20.25亿
99.80%
56.57%
其他(补充)
1421万
0.40%
410.5万
0.20%
28.88%
按地区分类
境外
36.80亿
94.01%
20.69亿
100.93%
56.22%
境内
2.344亿
5.99%
-1896万
-0.93%
-8.09%
7、新华制药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医药板块的核心子公司,成立于1943年的胶东抗日根据地,是新中国第一家化学合成制药企业,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等生产企业。拥有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医药商业物流四大支柱产业,6个产业园区,14家子公司。化学原料药年生产能力5万吨,医药中间体50万吨,固体制剂280亿片(粒),小容量注射剂10亿支,胶囊15亿粒。布洛芬、阿司匹林、左旋多巴等主导原料药规模均居全球前列,年出口额3亿美元,与拜耳、百利高、葛兰素史克等100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拥有吡哌酸、异丙安替比林等8个国内独家品种。公司拥有规模发展优势,是亚洲最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出口基地。
公司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聚焦心脑血管类、消化系统类、抗肿瘤类、抗代谢类、中枢神经类、抗感染类等药物,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产品100余个。累计16个产品22个规格通过国家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目前拥有国家一类新药文号8个,二类新药文号21个,获得授权专利260余项。
控股股东为新华医药集团,隶属山东省国资委。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片剂、针剂、胶囊剂等制剂
16.26亿
44.37%
3.919亿
41.14%
24.10%
解热镇痛类等原料药
14.97亿
40.86%
4.607亿
48.36%
30.77%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
5.411亿
14.77%
1.001亿
10.51%
18.50%
按地区分类
中国(含香港)
24.40亿
66.59%
7.595亿
79.71%
31.12%
欧洲
5.360亿
14.63%
9341万
9.80%
17.43%
美洲
4.227亿
11.54%
6238万
6.55%
14.76%
其他
2.654亿
7.24%
3752万
3.94%
14.14%
8、健友股份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公司为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肝素钠分会理事长单位。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具有可追溯性及高质量的肝素原料供应链,主要生产肝素钠、低分子肝素系列产品,产销量名列全国前茅,其中肝素钠产量占全球20%左右。公司产品通过中国GMP、美国FDA及欧盟EDQM等认证,主要出口欧美等国家,与多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是中国肝素原料药生产的龙头企业,是国内少数同时通过美国FDA和欧盟EDQM认证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公司近年分别被认定为江苏省粘多糖类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中心。肝素原料药的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
实际控制人:丁莹,谢菊华,唐咏群 (持股比例:47.38%)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制剂
21.30亿
57.79%
12.75亿
60.99%
59.85%
标准肝素原料药
14.28亿
38.72%
7.471亿
35.74%
52.33%
CDMO及其他产品
1.234亿
3.35%
6603万
3.16%
53.50%
其他(补充)
524.6万
0.14%
243.2万
0.12%
46.35%
按地区分类
国外
25.39亿
68.86%
12.72亿
60.85%
50.11%
国内
11.43亿
30.99%
8.161亿
39.04%
71.42%
其他(补充)
524.6万
0.14%
243.2万
0.12%
46.35%
9、亿帆医药
亿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深圳交易所A股上市的浙江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原料药和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产品主要有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皮肤类、妇科类、儿科类、血液肿瘤类、治疗型大输液类等产品;原料药主要为维生素B5及原B5等产品;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PBS、PVB产品。
公司已形成以安徽为主的小分子高端化药、植物药生产中心,以四川为主的皮肤科、妇科药生产中心,以辽宁为主的骨科药、治疗型大输液生产中心,以北京、上海为主的大分子生物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及以浙江为主的原料药生产中心。公司医药业务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区,药品制剂在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覆盖率超过60%,同时作为世界较大的维生素B5及维生素原B5生产供应商,公司医用原料药销售网络辐射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40%-45%。
公司实际控制人:程先锋 (持股比例:40.23%)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
8.524亿
48.18%
5.319亿
61.72%
62.40%
原料药
4.125亿
23.32%
2.475亿
28.71%
59.98%
医药其他产品
3.616亿
20.44%
8240万
9.56%
22.79%
医药服务
7149万
4.04%
--
--
--
高分子材料
7129万
4.03%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2.49亿
70.58%
6.751亿
74.53%
54.06%
国外
5.206亿
29.42%
2.307亿
25.47%
44.31%
10、丽珠集团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1月,是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医药集团公司,A+H股上市的珠海公司。丽珠在原料药、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产品分布在消化、心脑血管、生殖内分泌、精神/神经等领域。公司持续聚焦创新药主业及高壁垒复杂制剂,推出了亮丙瑞林和艾普拉唑等重磅产品,在消化和生殖领域实现放量增长。丽珠组建了辐射全国的处方药营销网络,正在快速推进全球化销售平台建设。通过专业的学术推广、疗效确切的高质量产品,与医院、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公司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并在辅助生殖、消化道、精神、神经及肿瘤免疫等多个治疗领域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现阶段公司进一步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在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的政策下,拥有独特的原料药优势,不断加强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思路。
实际控制人:朱保国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化学制剂产品
36.74亿
58.29%
29.05亿
70.66%
79.07%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7.29亿
27.44%
6.526亿
15.88%
37.74%
中药制剂产品
4.906亿
7.78%
3.533亿
8.59%
72.01%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
3.460亿
5.49%
1.820亿
4.43%
52.59%
其他(补充)
6283万
1.00%
1810万
0.44%
28.81%
其中:消化道产品
17.81亿
28.25%
--
--
--
其中:促性激素产品
13.44亿
21.33%
--
--
--
其中:精神产品
2.640亿
4.19%
--
--
--
其中:抗感染产品
1.947亿
3.09%
--
--
--
其中:其他产品
9052万
1.44%
--
--
--
按地区分类
境内
53.85亿
85.43%
36.96亿
89.90%
68.63%
境外
8.552亿
13.57%
3.971亿
9.66%
46.44%
其他(补充)
6283万
1.00%
1810万
0.44%
28.81%
从上述十大原料药生产企业中,可以获得以下几条信息:
1、原料类企业主要靠近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承接了西方产业的转移,区域位置好,是与精细化工协同发展,产品便于进出口,因此浙江类企业占据发展的有利条件;
2、产品销售渠道中,出口占比较大。其中博腾股份超过94%,美诺华出口占比超过82%,天宇制药超过73%,健友股份超过68%等;下游主要是欧美大型制药集团;
3、从发展的轨迹看,公司基本上都是从毛利率低的原料药开始做起,然后将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剂领域延伸,形成了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4、原料药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占比较小;
5、原料药的价格受上游原材料原油及动植物价格波动影响,下游受需求影响;制剂及成品药则受到集采影响。
以上观点是本人日常投资分析记录,以检验本人对公司的分析判断能力,并方便日后查阅对照,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本人从不做任何标的推荐,据此观点投资,造成的盈亏,风险自负!
药品制造学什么专业好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材料研究,3D打印技术在制药领域不仅在小分子固体制剂的开发和生产中可以实现广泛应用,研发出更好的药物产品,也将在生物制剂,如多肽、抗体和核酸药物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近日,一篇名为Advancing Extrusion-Based 3D Printing for Drug Production的文章通过对挤出式3D打印技术原理的深度剖析,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开发和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此外,文章首次披露,通过MED®技术和Merck辅料相结合,成功实现了难溶药物的增溶,并为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这一制剂难题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公开信息,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迭纪”)独创的热熔挤出沉积(MED®)技术可以在更温和的工艺温度条件下进行3D打印药物制剂的开发,并能够通过复杂的结构设计实现多样性的药物释放曲线。同时,应用MED技术在药物制剂连续化生产过程中的高一致性、高打印精度、条件温和等的技术优势,实现了默克药用辅料Parteck® PVA MXP的高质量打印。同时,研究也验证了SAFC® PVA辅料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上的优势,Parteck® PVA MXP可实现难溶API的高载药率和较好的增溶效果。
由此可见,药物3D打印在药物设计、开发方面具备传统制药难以突破的能力,并推动了个性化药物筛选的发展,是最有能力改变药物制造的下一代技术,但其在开发和应用方面仍面对较大的挑战。
对此,有证券机构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从研发设备(自己做3D打印机)和研究材料,到打印出来药物之后再去测试新剂型在体外和体内的数据,一步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因此,如何真正把一种新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制药的全链条,这是当下面临的挑战。
“任何一种新兴技术从开始出现到初步探索再到有一定行业热度,几乎都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3D打印药物是新兴制药技术,它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也遵循这样的时间表。这批新兴技术企业开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几乎是三无状态:一无工具(药物3D打印机);二无工业体系下的材料研究成果;三是打印出来的药物新剂型也没有研究基础。(3D打印药物的)三根支柱,打印机、材料和工艺参数,以及所要打成的药物剂型在人体内释放的机制都没有太多前人的积累。”该分析人士说道。
3D打印能否满足个性化制药?
作为一种数字化生产技术,3D打印被认为不仅具有高度数字化和连续化的属性,能够凭借其灵活性和便利性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目标需求量的药物生产,以满足临床样品生产、商业化产品生产和个性化给药的需求。此外,可以通过对药物释放动力学的预测来进行药物制剂及结构的优化,这也与制药4.0(Pharma 4.0™)的理念高度契合。
同时,3D打印的可拓展性也意味着3D打印不仅能应用于临床和商业化生产,还能满足个性化制药需求,即根据每个患者的需求制备所需的剂量和释放行为的药物。因此,药物3D打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制药领域更广泛地应用。
因此,也有专家总结了药物研发的过程中存在着递送、开发、制造三方面难题以及药物3D打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尽管药物递送历史上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但受限于制造工艺,它的设计空间仍非常有限,而3D打印的出现提供了更多设计和想象空间,并且可以用自由制造的方式突破原有的药物三维结构设计的局限。
另一方面,药物制剂开发周期长,通过3D打印的计算和制造手段配合药物的临床研究,能够提升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药物产品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此外制药技术受制造技术的影响,采用数字化的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革新制药的过程,能够将制药工艺变得简单、自动和智能,让药品质量变的更可控,同时帮助药企更高效的管理产线和生产过程,并降低人为因素对制药的影响。
不过,尽管药物3D生物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体外模型的构建,但这项技术仍迫切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点和障碍,存在不可忽视的挑战。
上述分析师指出,在技术开发方面,需要为满足制药要求和药品法规而开发专用设备,还需对制药工艺和药物剂型设计进行辅料研究,对药物三维结构新剂型的释放机制进行体内外研究和验证,因此技术整体开发难度大,对人员要求高,需要诸多专业学科人才的通力合作。
尽管全球3D打印药物行业仍处于萌芽期,但也丝毫不影响该领域的市场布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目前全球约有50家企业和机构先后进入到药物3D打印领域。不过,全球范围内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药物产品商业化开发阶段的只有两家公司,美国的Aprecia和中国的三迭纪。而在此前,三迭纪宣布,公司首个3D打印药物T19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物临床试验(IND)批准,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也是我国首个获批临床的3D打印药物。
药物3D打印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沙利文发布的《药物3D打印行业报告》指出,药物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应用于固体制剂领域,固体制剂以小分子药物为主导。近年来,小分子药物市场增长较快, 2016-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从9,328亿美元增长至10,38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从7,226亿人民币增长至8,190亿人民币。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了医药流通,全球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均出现小幅下降。预计市场规模会持续增长,全球市场规模于2025年增长至11,81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于2025年增长至9,752亿人民币。
相较于传统固体制剂,3D打印药物能够更好的控制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以及降低给药频次。目前已有数款3D打印药物IND获批进入临床阶段,未来随着更多3D打印药物的商业化,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选择,在以小分子为主的固体制剂市场中加速拓展及应用。
而在近日,三迭纪与德国默克发表联合署名文章透露了双方的合作成果和后续机会,通过MED®技术和Merck辅料相结合,成功实现了难溶药物的增溶,并为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这一制剂难题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此外,三迭纪和默克将共同探索利用3D打印技术在药物产品开发以及特殊的药物制剂开发中的应用,比如儿童疾病领域的3D打印药物制剂开发,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口味的各种片剂和咀嚼片。
实际上,在制药行业,新技术从发现到临床应用,需经历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试错、改进和发展。自1996年全球第一家药物3D打印公司成立以来,行业经历20多年的发展,3D打印药物已从科学假想变成现实。如今,药物3D打印凭借数字化、个性化的制造方式,为占据药物市场半壁江山的固体制剂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模式。目前,药物3D打印行业内公司在技术路线上并不相同,各有其技术偏好,并沿着其各自的商业发展方向进行开发。药物3D打印行业主要发展方向为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制药。
同时,药物3D打印生产过程连续化、数字化,是各国监管部门所推进的产业改革方向,有利于药物3D打印技术的长远发展。理想情况下,片剂结构的数字化设计和精准的调控将能够实现准确的程序化释药,而数字化的制造解决方案将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检测和放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高控制的准确性,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靶向递送并控制药物释放,从而实现高精度制造,生产高质量、更安全、更可靠的药物产品的最终目标。
此外,尽管药物3D打印领域,已有多家公司从不同对技术手段入手,齐头并进,但全面实现3D打印制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在多个行业以及多个领域的持续创新。通过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利用不同的辅料并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拓宽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3D打印技术将不仅可以实现小分子固体制剂的开发,也可以在生物制剂,如多肽、抗体和核酸药物领域乃至更多的领域有所建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药品制造学什么专业好3
将固体废弃物酒糟“转换”成家禽饲料原料,节约粮食也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一个学生研究团队实现了酒糟的废物再利用。
酒糟 本文图均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崔天昊是扬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大三学生。2020年,他和几名同学组建了“酒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团队,对酒糟进行再利用研究。酒糟是高粱、大米、小麦等多种谷物酿酒后的混合产物,营养成分丰富。过去,大量的酒糟作为固体废弃物被无害化处理,再利用率非常低。
崔天昊团队在做实验
两年多时间里,崔天昊和团队成员先后到宿迁的双沟镇、安徽、贵州等十几个大酒厂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研究酒糟成分、利用率以及使用用途。经1700多次实验,崔天昊和团队成员终于研制出水解药剂,通过水解、分解及取代反应,使酒糟由紧密结构变为网状结构,并去除了酒精等物质。通过真空冻干技术,剔除了酒糟中的结晶水和残留药剂,形成了脆化的网状纤维,还解决了酒糟易变质、难运输的难题。最终,用粉碎方式将酒糟变成了家禽可以食用的饲料原料。
为验证实验酒糟做出来的饲料到底适不适合家禽食用,崔天昊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楼顶搭了一个简易的鸡棚,对小鸡进行实验喂养。喂养成功后,团队又将喂养范围扩大到养殖场。实验表明,酒糟做复合饲料时可以替代10%的大豆和20%的玉米。崔天昊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用酒糟做成复合饲料喂养出来的鸡的蛋白质比普通饲料喂养高4%左右,当时养殖场就和我们签了订单合同。”这项技术不仅把酒糟的粗纤维降到了家禽可使用的标准,同时还保留了酒糟的营养物质。
宿迁的双沟、洋河镇是江苏知名的产酒地,两个乡镇百余家酒厂每年能产生200万吨酒糟,通过酒糟资源再利用既节约了粮食,也降低了养殖户的饲料喂养成本。
目前,崔天昊团队围绕酒糟饲料化技术已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近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崔天昊团队的“新材实料—国内首创纳米酒糟家禽饲料”项目成功斩获金奖。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药品制药技术专业学什么(药品制造学什么专业好)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91403.html
- 上一篇:关于风景故事(有风景的故事片)
- 下一篇:有趣的情侣装(有故事的情侣装)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