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技术网-免费分享创业技术、为农村创业者服务!
当前位置: 小高技术网 > 技术常识4>正文

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简短(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

2023-03-14 04:36:01 技术常识4 知识分享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042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高天厚土“寸草心”——记草业科学家任继周、南志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1

新华社兰州4月1日电题:高天厚土“寸草心”——记草业科学家任继周、南志标

草原,大地的“皮肤”;中国,世界“草原大国”。

在鲜为人知的草业科学领域,有两位扎根西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97岁的任继周仍在潜心钻研、著书立说;身患严重眼疾的南志标仍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

任继周(右)在家中接受采访(2021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半个多世纪以来,两位院士引领中国草业科学研究团队接续奋斗,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把论文写在高天厚土之间,不仅建立了一门学科,更维系了“草-畜-人”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为草原生产、生态、生计注入活力。

疾风知劲草

记者近日在北京城西一套普通居民楼里见到任继周,他正与人探讨“农业伦理学”。97岁的任老,西服笔挺、思维敏捷、观点犀利。

任继周在家中接受采访(2021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1943年我上大学,那时烽火连天、饥荒遍地,19岁时体重只有40多公斤。怀着‘营养救国’的志向,我选择到‘国立中央大学’学畜牧。”任老回忆说,“我认为,中国要富强,就得提高国人营养水平,有肉吃、有奶喝!”

“草原在哪里,我就去哪里!”新中国成立后,任继周主动请缨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的“国立兽医学院”(现甘肃农业大学)任教,自此扎根西北半个多世纪。

这是学生时期的任继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0年,他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开展草原调查。6月飞雪的青藏高寒高原,艰苦难以想象。

缺少设备,他改造药店小杆秤当天平、自制铸铁水管作采集杖、夜里把水剂瓶揣进怀中防冻裂……

睡帐篷、钻草窝,与虱子、臭虫和各种不知名的毒虫同眠。他这样形容被叮咬的感觉:坐立不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从666到敌百虫,任继周用杀虫剂溶液浸泡衣裤制作“毒甲”,晒干就穿上进草原,一待就是几十天。

“虫子不敢近身,但残毒可能致命。而我却能活这么大岁数,很奇怪,好像真的百毒不侵!”任继周笑着说。

任继周(中)在家中与到访者讨论论文(2021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迢迢征程,任继周说自己“除了牦牛,别的能骑的动物都骑过”。

“骑毛驴最受罪。它脾气倔,紧挨着山崖走,人的裤腿和行李都磨破了;走累了,不管是泥是水,随地倒卧,把人和行李都掀翻在地,怎么拉都不肯起来。”

草原上的“正餐”,常是一碗面片汤就一碟咸韭菜。腌菜用苦水井里的盐碱水,麻木舌尖的苦味远大于咸味。

任老故事中,他自己就是一个青藏高原上的“土人儿”。

“任先生上穿中式对襟外衣,下穿裤线笔直的毛料西裤,一双防水防刺、很有西北草原特色的翻毛皮靴。”1972年,刚被推荐至甘肃农业大学就读的南志标第一次见到任继周。“在那种环境下,任先生很尊重自己,也很尊重别人。”

南志标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办公室内接受采访(2021年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1969年,南志标从北京自愿报名到甘肃省张掖市的山丹军马场“上山下乡”。3月的马场,寒气逼人,枯黄一片。

这个从大城市来的18岁少年,大口呼吸着草原上自由清新的空气。待天气转暖,绿草如茵,想躺在哪儿就躺在哪儿。

到了夏天,南志标和同事们就在祁连山下安营扎寨,开着拖拉机翻耕退化的草原,再播上一盆盆采集来的野生草籽。

“第二年,新草像麦田般一望无际,绿浪滚滚。放马的工人说,草长得好,马一出圈就往那儿跑。我们很有成就感。”南志标回忆道。

韶华竟白头,为草不知愁。马场让南志标爱上草原,大学则点燃了他对草原的学术热情——“原来草里还有大学问”。

游客在甘肃省玛曲县河曲马场上游览(2019年6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984年,在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工作的南志标赴新西兰留学。“我当时想法很明确,出国就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提高中国的草原生产水平。”

在甘肃省玛曲县河曲马场,一群河曲马在草原湿地觅食休憩(2019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1989年,获博士学位的南志标接到了在新西兰开展博士后研究的邀请,他的爱人王彦荣也获得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他们将此事写信告诉任继周。

任继周一句“国家需要你们”,南志标夫妇便卖掉家具、汽车,带着100多公斤的学术资料毅然回国。

“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南志标说。

风恬草色鲜

2000年,任继周在贵州扶贫考察。新华社发

改革开放后,任继周出国看到“与海争地”的荷兰,84%的土地都在放牧;南志标则看到新西兰一亩地养一只羊,而当时我国15亩草地才能养一只羊……他们端详“洋草地”,暗下决心——把中国草原生产能力搞上去!

早年,我国部分地区过度放牧导致“二两肉畜牧”(平均每亩草场产二两肉)。“草原被折腾得一塌糊涂,抓老鼠都比这产肉多啊!”任继周说。

任继周总结历史教训,认为发展畜牧首先要遵循草原科学规律。他提出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畜产品单位”和发展季节畜牧业等理论,创建了有数字化特征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推出了草地临界贮草量、家畜临界减重等学术成果。

“草原是生态系统,草原的问题出在草原之外。”基于这样的认识,任继周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分为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这一理论目前已被学界广泛接受,草原学由此向草业科学发展。

1950年,任继周在兰州鉴定牧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牛羊是牧民的“庄稼”。南志标的研究侧重实践,涉及病害、育种、草原退化等领域。“草原有什么问题,我就研究什么问题。问题解决了,生产就发展了。”

广泛分布在北方草原的醉马草,因牛羊马吃后中毒步履蹒跚如醉而得名。

为什么醉马草能“醉马”?南志标率团队研究发现,醉马草中含有一种禾草内生真菌,真菌产生的生物碱使家畜中毒。但含真菌的植物,抗虫、抗旱、耐盐碱,生命力极强。

“我们筛选出一种真菌。有这种菌的植物长势好,对家畜无害。我们将菌接到大麦、青稞中,创造了新种质、提高了产量。”南志标说,如今,醉马草内生真菌是国际禾草内生真菌研究的三大体系之一。

青藏高原缺少豆科牧草,牦牛、藏羊冬季常因缺乏草料而大量掉膘、死亡。针对这一问题,南志标历时10年选育优质的春箭筈豌豆。如今,该品种在西南草原广泛种植,不仅为牛羊提供了优质饲料,还改良了土壤。“作物和牧草新品种,最能展示研究成果,也最能推动生产、最能造福牧区群众。”

南志标(左)在青海调查牧草新品种生长情况(2010年8月9日摄)。新华社发

任继周、南志标的研究,往往搞一次调查,就拿出一套草业振兴的科学方案;出一个成果,就兴起一方牧业。

1995年,半生关注草原的任继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4年后,“接力者”南志标也成功当选。蕴含无限生机的草原,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课题。而这两位我国草业科学领域仅有的院士也不负众望,将一篇篇论文写在高天厚土之间。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草业科学的推动下,中国的草原上1.5万余种植物,与人间烟火、如云牛羊交相辉映,构成神州大地最迷人的风景。

南志标在青海调查牧草新品种生长情况(2010年8月9日摄)。新华社发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董世魁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草业科学助力遏制草原退化,推动草原生产能力实现翻番。

如今,草地固碳、保水、调节气候乃至文化传承的功能逐渐被人认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让草原上升腾起新的希望。

为春留芳华

一头是辽阔草原,一头是三尺讲台,两代院士砥砺前行,把从草原获得的知识、智慧与爱播撒在后来者心间。

有人跟任继周说,各地草原站都有你的学生,你办了草业科学的“黄埔军校”。任继周说,做学问必须“教学相长”,把成果运用于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否则,就成了‘书柜子’‘纸篓子’。”

南志标(右)在甘肃甘南草原开展草原调查(2019年9月6日摄)。新华社发

在两人看来,教师是与科学家同等重要的身份。南志标说:“大学本科教学最能体现‘蜡烛精神’。教师任教期间看不到成果,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关乎学生成长,最终影响国家发展。”

“任先生特别关心年轻人。只要发现可造之才,就不遗余力培养。他有很高的学识,但从不觉得创建了学科‘功成名就’就不用再努力。”南志标说。

北京林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教授卢欣石说,任老至今仍在深入研究。关注草原一辈子的他,正思考人、地、自然的关系,探索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微伦理。

任继周认为,在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粮食问题三大背景下,搞好农区与牧区、种植业与养殖业、中国与外国的“三个耦合”,是未来生态健康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把“草业钥匙”。

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办公室,严重眼疾没能影响南志标的工作。超大字号的文印材料和放大镜默默诉说艰辛与不易,也奏出了一首属于强者的交响曲。

2019年9月10日在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脚下的山丹马场拍摄的马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对任老师最好的学习继承,就是发扬他的学术思想,身体力行推动学科建设。”南志标说。

根据任继周提出的后生物生产层,南志标推动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草业经济管理方向)。如今,他在继续承担科研任务和指导研究生的同时,还花大量精力组织编写教科书和推动学科建设。

“从1958年国内首设草原专业,到现在全国32所学校每年招收约5000名本科生,学科发展很快,但内涵还需加强,任务还很重。中国40%的国土面积是草原,草原需要我们,哪怕筚路蓝缕,也要奋力前行!”南志标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南志标70岁生日时,近百名学生制作的纪念册扉页写道:“岁月在您身上刻下年轮,您的身旁崛起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参与记者王朋)

漫画:高天厚土“寸草心”——97岁的“草院士”是这样炼成的(横版)新华社发 王威 作

来源: 新华网

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2

#头条群星8月榜#

1888年2月,法国南部的田野里,阳光明媚,风光旖旎,梵高疯了似的,流着眼泪奔向太阳,和时间赛跑。

在他眼前,田野一望无际,美不胜收,刚到这里的梵高,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到了,他写信告诉弟弟,他要在这里画画。

他要在这里画画,他得向弟弟要钱,不然,他一个穷画家,画还没卖出去一幅,连饭都吃不起,要不是弟弟资助,他连买颜料和画布的钱都没有。

当地的农民,都觉得这个画家特别奇怪,起得比鸡还早,太阳还没出来,他就背着一大捆画布和一堆颜料奔向田野,眼睛闪闪发光,炽热无比,他头发不多,又不戴帽子,不和任何人说话。

傍晚时分,他腋下夹着还没有干透的画回来了,眼神已经变得空洞,头顶被太阳晒得通红,看到他的人,都低声说:疯子!

这一年年底,他仿佛真的疯了,拿着剃须刀就把自己右边的耳朵割了下来,送给某位女士做了礼物,他的朋友高更,另一个著名的大画家,此时也是一个穷鬼,高更自己就是“暴力”的疯子,可是看到梵高的行为,还是被吓到了。

又一年后,梵高告别了这个世界。

讽刺的是,他活着时,画作无人问津,卖都卖不出去,连买画布颜料的钱都靠弟弟资助,但他死后多年,他的画突然之间变得价值连城,最贵的甚至超过1亿美金。

这个曾经的疯子,突然变成了天才,变成了印象派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死了,人们才能看到他的天才。

我常想,为什么很多天才常难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

后来我看到一个说法,他们走在同时代的人的前面,与他们同时代的那些人,需要沿着他们的脚步,去看一看他们曾经看到过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他们。

01

1853年,梵高出生在荷兰北部津德尔特的一个牧师家庭里,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牧师,没什么激情,也没什么天才,普普通通,唯一不普通的地方,就是他会对孩子们说“你们应该把我当成朋友。”

母亲“保守而传统”,在她眼里,“在穷困中死去,就是使家庭蒙了羞”,她教育孩子们,不要和穷人家的孩子交往,要和上流人家的孩子交往,她教孩子音乐和艺术,是因为她觉得,优雅的孩子,就应该能用艺术装点生活。

梵高有很多弟弟妹妹,那幢小小的牧师公馆里,整天充斥着孩子们的哭喊和吵闹。

和那个环境有点格格不入,梵高很安静,他不喜欢和弟弟妹妹一起玩闹,喜欢探出小脑袋看着窗外熙攘的人群,或者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一边,要么就去田野里散步。

因此,在一群孩子里,他总是显得那么古怪。

他的奇怪还不止于此,他椭圆形的脸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雀斑,下嘴唇永远一副向外撅起的样子,一旦有陌生人,他就总是耷拉着脑袋,还紧张得时不时用力甩两下。

他很孤僻,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脾气又坏到极点,弟弟妹妹都有些怕这个奇怪的大哥,甚至他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也会一整天不说一句话,好像是地球长歪了害他摔倒的一样。

有一次,外婆来他家时,梵高正在大发脾气,而且没完没了,外婆忍无可忍,给了他一巴掌,打得梵高三天不开口。

弟弟妹妹中,唯一能和梵高亲近的,只有弟弟提奥。

他和提奥睡在同一个卧室里,一起玩耍,梵高教提奥打弹弓,教他堆沙塔,冬天,他们滑雪,玩雪橇,在炉火边下棋,夏天,他们玩“跳沟壕”,为了让提奥开心,梵高自己创造了很多小游戏。

在提奥眼里,哥哥“简直不是普通人”“我对他的崇拜难以想象。”

长大后,提奥也成了梵高的唯一支持者和资助者。

没有提奥的帮助,就不会有梵高的伟大。

02

这个奇怪的孩子,注定会有许多奇怪的行为。

8岁时,他画了一幅画,高兴地给母亲看,母亲一看,这画画得确实不赖,还夸奖了梵高,可是听到母亲的赞赏,梵高默默地把画撕了。

还有一次,梵高用黏土捏了一个小人像,惟妙惟肖,全家拍手叫好,可梵高转身就把它摔在地上,重新碎成一堆泥土。

后来他说:“只要艺术灵感没有积淀流淌起来,一切作品都是荒唐可笑的。”

梵高让家人很难理解,大家都只知道他是一个怪孩子,可是有一个人理解了他,那个人就是大自然。

脾气暴躁的梵高,一走进大自然,就变得温顺起来。

他可以一连几小时地观察一朵花怎样绽放,也可以长时间地观察昆虫怎样生产,他还会悄悄地看鸟儿怎样筑巢。

他坐在沙堤上,一连几小时地看水虫爬过,仿佛他看见的不是昆虫徐行,而是宇宙的神奇。

他总是有各种办法捕捉水中的昆虫,然后给捕捉到的昆虫,取一些只有他自己才能记住的名字。

当麻雀从从教堂飞过,他就跟着麻雀,穿过玉米地,穿过麦田,在鸟儿栖息的地方,眼巴巴地盯着鸟巢看上老半天。

对于鸟的生活习惯,他了如指掌,知道各种鸟的名字,以及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方式生活。

梵高去旷野里,不论什么天气,即使有时候狂风暴雨,他还是长时间地呆在旷野里。某个下着暴雨的晚上,他又消失在林子里,父母担心他掉进猎人的陷阱里,可他湿漉漉地回来了。

这样一个奇怪的孩子,注定了和常人不太一样。

如果人类再聪明一些,一定会发现某些孩子之所以奇怪,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就像梭罗说的,一个人没有与他的同伴保持同步,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鼓点。

03

在学校,梵高也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他常常和同学打架,违抗老师的话,还经常不守校规,老师向梵高的父母告状,可父母对梵高也无可奈何,只能一遍遍地说着抱歉的话。

小学没上完,梵高就退学了。

梵高的行为,在父母看来就是问题儿童,他们试图纠正梵高身上那些不好的习惯,特意请来家庭教师,让梵高学习诗歌,学习画画,还给他上宗教课,企图让上帝净化他的心灵。

上帝不知道有没有作用,但梵高被送去了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奇奇怪怪,自由自在地生长。

绘画的老师鼓励他“描画物体给人的印象而非物体本身”。

“比如画一面墙”老师说,“一个画家如果绘出每一块石头上涂上的每一抹石灰,那么他就大大背离了艺术精神:他至多是个砌砖匠。”

1868年,梵高从学校毕业了.

他回到家里,过起了躺平的生活,他拒绝为未来打算,总是在家乡的田野里,在卧室里消磨光阴。

毫无疑问,这样的生活,在家人看来,“简直就是丢脸”,他们希望梵高去工作,去做一个上进的人,而不是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光阴。

躺平一年后,梵高去做了一名画商,他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能把店里的所有油画、复制品、木版画和铜版画记得清清楚楚,“业绩”非常好。

店经理写信给梵高的父亲说:梵高工作起来劲头十足,将来一定能在这方面获得很高的成就。

工作之余,梵高就去美术馆欣赏历代名家的作品,或者留在家里读书,对美的感受,他越来越敏感。

他想将那些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推荐给客户,可是那些客户,对真正的美不屑一顾,反而对那些“装饰画”趋之若鹜。

为此,梵高会和客户争吵,经常搞砸了生意。

04

1973年,梵高被安排到伦敦工作,他在租的房子里,自己种花。

他给弟弟写信说:

对于绘画,你若想要有丰富的知识,非得下一番苦工不可。你应该尽可能地去美术馆参观鉴赏,你要经常散步,要爱好自然,这是进一步理解艺术的方法。真正热爱自然的人,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这时候,梵高20岁,已经在画行工作了几年,每月可以挣到5英镑,他见过了真正的美,也见过滥竽充数的美,他身边尽管人来人往,但内心的孤独坚不可摧。

到伦敦后,梵高爱上了一个姑娘,因为这个姑娘,他仔细打量镜子中的自己,发现竟然“长得有点丑”。

这是他第一次爱上一个姑娘,他拿着给姑娘的画,深情地姑娘表白:

我全心全意地爱你,唯有你做我的妻子,我才会有幸福。

可是,姑娘给他的回答是,不可能。

原本他决定,为了姑娘,要好好赚钱,做一个正常的人,一年之中他两次加薪,他愿意向别人推荐那些庸俗却受欢迎的画,不管它是不是真的美、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梵高对赚钱也失去兴趣了。

他发现,很多人只是匆匆忙忙地干着无聊的活儿,那些人完全不懂得鉴别艺术上的好坏,却单独练就了那种挑选造作、平庸、廉价画作的本领。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做这样的事情,让他痛苦。

于是,对人失望的梵高,一有机会,就去田野,漫无目的地走,随心所欲地画画。

只有大自然,能容纳人的全部悲伤失落和孤独,而且没有一点抱怨。

05

他还没有辞职,还在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个身体肥胖的富太太去买画,梵高花了大半个下午,试图卖给他几张伦勃朗、柯罗、马西斯·马里斯的画作复制品,可是这位胖太太认为梵高给她介绍的画没有一点水平,反而很满意那些实际上很糟糕的画。

梵高说:你闭着眼睛随便拿一张,都不会比这些更糟糕。

胖太太暴跳如雷,气得身体肿大了一圈。

生意人,客户就是上帝,梵高得罪了上帝,经理批评梵高,梵高说:我们怎能出售毫无价值的东西来牟取高利?

梵高回到住处,翻开勒南的作品,读到:

一个能舍弃欲望的人,方才能做到志洁行廉。人活着,不仅要做一个诚实的、幸福的人,还要做出一些崇高的事情,不要被庸俗的生活羁绊。

于是,他决定离开。

不卖画,是不想亵渎真正的美,可人活着,总还得做点什么的。

梵高做了书店的职员,既不努力也不失职。

他也做了牧师,成为一个诚挚的传道者。

他去矿区传道,和矿工们的一起去捡煤炭,回来烧着煤,他手上和脸上都黑乎乎的,然后开始传道。

可是当他深入到矿井700米深处,里面令人窒息,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瓦斯越来越浓,随时都可能爆炸,可是矿工们坚决不停工,因为停工就没有工钱,让石头砸死和让瓦斯烧死在矿里,与饿死没什么两样。

他们越来越深入,梵高受不了了,他上了地面,觉得自己做了一场噩梦。

回到家里,他洗了澡,吃上面包,喝上牛奶,这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就是骗子,一边向别人宣扬贫困的好处,自己却过着安逸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应该和这些人一样,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那样才有资格传道,于是,他换了一个破房子,和最苦的人一样生活。

饥饿、寒冷,不断地侵袭着他,他意识到,自己帮不了他们,上帝也帮不了他们。

他要离开。

06

1880年,梵高27岁了,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可是灵魂中想要绘画的冲动越来越强烈,再也压不住了,他决定听从灵魂的召唤,去做一个献身艺术的画家。

不久之前,作为传教士的梵高被罢免了牧师职位后,山穷水尽,没有工作,没有钱,甚至连最基本的健康也没有,家里还来信说,活成这样,是对一切高尚的社会传统的冒犯。

不管什么时代,成功者总是耀眼的榜样,而失败者却都是被嫌弃的。

此时的梵高,就像迷途的羔羊,不知道何去何从,他很穷,靠父亲和弟弟的自助活着,一顿饭要分成两顿吃,生活只能维持半饱,而且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

弟弟提奥来看他,劝他回家找一份工作:“大哥,你非改换生活方式不可。”

为此,梵高愤怒得和弟弟吵了一架,弟弟离开后,他又写信说:

你来看我,我很高兴。

我暂时不想回家,想留在此地,至于目的何在,我现在也说不上来。

他接着说:

我想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更美好,难道你不觉得我一直在为此努力吗?追求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本是人之常情,但若是为了追求这种目标而改变自己,岂非贬低了自己吗?

一段时间后,梵高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他得画画。

于是,他省吃俭用,去买了一些铅笔和白纸,开始画画,可是他不懂绘画解剖知识,比例也不准,就从临摹开始。

要临摹,那就得临摹大师的作品,比如米勒的《农田里的劳动》、《播种者》,除了临摹,他还出去写生,或者向其他的画家请教。

他告诉父亲,他将努力成为伟大的画家,这是他最后的选择,再也不会改变主意了。

他真的没有再变过,将他往后的生命都献给了绘画。

他对弟弟说:

从今以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站在大自然面前,只是茫然地凝视了。

大自然是很难捉摸的,然而,我非使劲儿捉住不可。现在,我已经逐渐进入这种状态了。

他回家了,却再一次落入情网。

他爱上了刚刚失去丈夫、浑身上下充满悲伤和痛苦的表姐,每天出去写生,他都带着表姐和她的儿子,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他将自己的画拿给表姐看,然后向她表明自己的心意,可表姐被吓坏了,一边跑一边喊:“我永远也不会爱你,我会一个人过一生。”

表姐走了,梵高就写信,信被退回来,梵高就直接去表姐家,一片真心,换来的都是嘲讽,激动的梵高,将手放在燃烧着的蜡烛上,皮肤被烧得焦黑,他苦苦哀求,可是没有人理这个“疯子”。

07

继表姐之后,他又遇见了一个比他大几岁的洗衣女,并且和这个女人以夫妻的名义生活了一段时间。

离开这个女人时,梵高将这里画的所有油画和素描都留给弟弟,还说:

我料想今后作画的时间,还有六至十年,长命或者早逝,对我都不是了不起的事。

梵高还遇见了一个女孩,也比他大,这个女孩爱着他,他想和这个女孩结婚,可是在别人看来,梵高是一个“疯子”,也是一个“浪荡子”,和他在一起是不会幸福的。

女孩家里不允许他们相见,这个女孩因情自杀,虽然救活了,可是小镇上的人,对梵高更加反感,他不得不再次离开家乡。

感情一塌糊涂,人生乱七八糟。

这就是当时的梵高。

可是在画作上,他渐入佳境,艺术的灵感终于喷发流淌。

《草帽和烟斗的静物画》、《砂锅与木屐的静物画》,一幅又一幅地产出。

两年之间,他画了两百多幅画,但是没有一幅是他满意的。

这时候的画,色系昏暗,弟弟提奥说,他这些画,色彩太黯淡了,没有流行的鲜亮的印象派的画风。

创作完《吃马铃薯的人》之后,梵高去了巴黎。

08

1886年,梵高进了巴黎的一所私立美术学校。

和小时候一样,他穿着打扮怪异无比,面容长期憔悴,模样穷困潦倒,他还固执己见,连老师都头疼不已。

在艺术之都巴黎,梵高经常参观画廊和展览,他见到了高更、乔治·修拉和保罗·希涅克的作品,然后他看着自己的画,觉得一无是处。

理解梵高想法的弟弟说:

你的作品很不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属于你自己的。

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只善于描绘的手,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调亮你的调色板。

为了安慰梵高,提奥带着梵高去了一个酒馆,在那个酒馆里,提奥将高更介绍给梵高。

梵高参观了高更的画室,他看到了一堆他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作品,高更骄傲地告诉梵高,只有乔治·修拉的画作可以和自己相提并论,可是乔治·修拉的画没有一个画商愿意展出。

此后,梵高画上的颜色,渐渐变得鲜亮起来。

《巴黎风光》

《蒙马特高地的布吕特芬磨坊》

《花瓶与罂粟、牛眼菊和芍药》

《花瓶与唐菖蒲和翠菊》

在巴黎一年,梵高彻底实现了自己绘画的变革。

他的画,色彩越来越鲜亮。

可是,他对巴黎,也有些失望。

“巴黎真是个古怪的城市。在这里,人要拼尽全力才能生存,不累到半死就什么也干不了。

于是,在巴黎待了不到两年的梵高,于1888年2月19日,搭上了开往南方的火车,去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

《雪景》

在阿尔勒,梵高的传世名作一件又一件地产生。

最出名的《向日葵》,就是在这里画成的。

《玻璃杯里的扁桃花枝和书》

《开花的桃树》

百花齐放的阿尔勒,原野美不胜收,梵高像疯了一样地想把这些美丽画下来,“我会因为自己没有把它们画下来而责备自己”,“在蓝天下,向日葵盛开的橙色、和红色花朵,穿上了令人惊艳的盛装,在透明的空气里,它们看上去比在北方时更幸福、更可爱。”

他对弟弟说:“人人都认为我画得太快,”“千万别相信他们。如果不是情感,不是人们对大自然的那份崇敬感觉,还有什么能吸引我们?有时,情感来得那样强烈,以至于你情不自禁就在工作,笔触就像一个句子或一封书信那样连续和连贯。”

拿起画笔,他就变成一个狂人。

梵高画画的“暴力”,让其他同伴目瞪口呆,“一幅好画要靠引诱而得,可梵高却强奸它。”

他画得很快,可是画还是卖不出去,那些画,在一些人的眼里,还是疯子的玩意。

09

在阿尔勒,梵高还租了一个房子,他把外面的墙全部刷成鲜亮的,所有百叶窗都是绿色的。

看起来很奇怪的造型。

他骄傲地向高更发出邀请:“我正在拾掇一间画室,将来可以给朋友们一起用,画家朋友过来工作也行,住在这里也行。”

高更曾寄给梵高一张自画像,上面附有一幅贝尔纳的侧面像。

(《自画像》,别名《悲惨世界》作者:高更)

梵高看后,大受震动,也画了一张自画像,题为《“致朋友保罗”的自画像》

《“致朋友保罗”的自画像》

《黄房子》

1888年10月23日,高更终于来到阿尔勒与梵高相聚,这两位大师,终于胜利会师。

从此,他们终于可以一起四处游荡,可以一起逛妓院,可以一起画画了。

《青楼场景》

《夜间咖啡馆》

《蒙马儒附近的落日》

梵高和高更,也开始了他们的“华山论剑”,你来我往,其他人可能理解不了梵高的想法和构思,但是高更可以。

可是梵高和高更,都是暴躁而野蛮的,两个人都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住在一起,不谈画还好,一谈画,两人总是吵个不停。

他们想法并不一样,又谁也不肯让步一点,都为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梵高一激动起来,就好像一团火在燃烧,他的暴躁,连高更都害怕了。

梵高越是暴躁,就越是抑制不住绘画的冲动,他有时候一天画三幅画。

十二月,梵高终于崩溃了,他用剃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包扎着耳朵并抽着烟斗的自画像》

此后,梵高不断崩溃,又不断画画,《鸢尾花》、《星夜》、《麦田里的收割者》。

《鸢尾花》

《星夜》

《麦田里的收割者》

1890年5月,梵高来到了瓦兹河畔欧韦接受保罗·加歇医生的治疗。

在这里,他又创作了《瓦兹河畔欧韦的阶梯》,以及《保罗·加歇医生》,就是这幅《保罗·加歇医生》,100年后,卖出了8000多万美金的天价。

《瓦兹河畔欧韦的阶梯》

《保罗·加歇医生》

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一座城堡后面的田地里用左轮手枪朝自己的胸口开枪,但没有立即死亡,7月28日,梵高因伤口感染而告别人世。

他用生命在创作,但是直到他死,这个世界都没有认可他。

这也是许多艺术家的命运。

对于梵高的死,或许可以用他很喜欢的那句关于德拉克洛瓦的悼词来进行总结:

“他就这样死了——几乎是在微笑中离开了世界,一个高贵的画家,内心充满了狂风暴雨,头脑里却阳光明媚。”

10

将近27岁决定以画画为终生事业,梵高画了多少画?

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不到10年的时间,这些作品就像是上帝借由梵高这个躯体,挥洒而成。

他用一种虔诚的狂热在创作.

他画的阳光,是热烈而滚烫的;他画麦田,麦子正朝着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他画普罗旺斯葡萄园,是欢天喜地的,是浪漫又多情的;他画的星空,色彩比白天还要丰富。

可是梵高一生的作品,他生前只卖出去了一幅,据说还是他弟弟提奥为了鼓励他而雇人买下的。

他自己也说:

“我越是头脑正常,我就越觉得自己愚蠢,不顾一切的作画让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却一无所获。”

确实,从世俗来看,他活得很失败,既没有享受生活的美好,也没有享受爱情的甜蜜,就连正常人的平静生活他也没有。

作家冯骥才说:“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他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

可是,人活着,仅仅是为了享受吗?仅仅是为了快乐吗?

不,并不是。我们要的并不是每天快乐,而是不曾浪费生命,曾为了自己的梦想拼过。

我们也许不能理解梵高作为艺术家的狂 热,但是我们需要明白,梵高一生,曾炽热地活过,用力地爱过,狂热地画过。

这个拼了命的天才,至少做了他一生最想做的事,将生命燃烧出无尽的光彩。

尽管就像他说的:

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淡淡的青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

世人就这样与自己擦肩而过,而梵高,或许就是往那团火里添加过柴的人。

文|不有趣灵魂

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3

最近,Facebook38岁华裔工程师、曾经的浙大和南加州大学的高材生跳楼自杀;今年年初,以全A成绩进入特洛伊高中就读的14岁华裔女生在停车场自杀;去年年初,普林斯顿大学20岁的华裔大学生自杀......

他们都曾是光鲜的学霸、“别人家的孩子”、众人眼里的人生赢家,但最终却选择走上绝路来结束自己的一生,那,这是为什么呢?

教育,几乎是世界所有国家和家庭不遗余力投入的一件事。越来越先进的教育体系、越来越科学的教养方法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成绩,这无疑是进步的一面;但不断攀升的自杀率、患抑郁症率又告诉我们孩子们看上去似乎越来越“脆弱”、“玻璃心”。

什么样的教育算好教育?仁者见仁。但好的教育在教给孩子知识与真理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先教孩子一些“小问题”。比如,我们应该如何与失败——这个人生中的常客,友好相处!

在这一点上,犹太人的教育给我们做出了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周轶君作为前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也作为一位母亲,她带着诸多读者的好奇和疑问访问了犹太人的故土以色列。

以色列是个神奇的国度,它饱经战乱,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经受过无数战争。此外,以色列的国土2.5万平方公里,且大半国土都是贫瘠的沙漠,资源十分匮乏。然而这个人口八百多万的小国,人均GDP却达到了41614美元,略高于日本,与英法相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达国家。

以色列的繁荣,与犹太人的创业精神和优越的教育理念分不开。在这里,你能看到14岁的“全能型”小工程师:

还有不到17岁的CEO:

他们有着几个共同的身份标签:未成年人、创业公司创始人。而他们创立公司不是玩过家家,是实打实地研发高精尖产品,从机器人到更为便捷的酒驾测试仪:

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再到找投资商推向市场,全部都靠一群高中生完成。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群创业者并没有因为创业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他们认为创业不能替代上学,创业和学业是并存共进的。

看到这一群群脸上稚气未脱、但思考能力和行事方式及其成熟的青少年,真的让人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了这样的他们?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答,一些接触过犹太人的家长其实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以色列的创业精神早已渗透在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在用一种创业精神和思维教育下一代,这被称之为“创业型”教育。

不包容失败,但包容再试一次

在以色列,96%的创业企业都会失败,把“创业”和“失败”划上约等号不算夸张。更何况,在高中时代,前方有“高考”这么个人生关卡等着自己,此时,孩子说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去创业,明摆着是一项耗时耗力且多半会失败的事,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凭心而论,作为一位土生土长从中国学生“进化”成中国家长的人,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家长绝对是投反对票的,连“训斥”孩子的台词都想好了:不要“作怪”了,是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不显眼?还是你成绩好到能够保送清北复交了?

但犹太妈妈们格局显然比我们大多了。影片里,一位也在高科技行业工作的妈妈这样看待孩子的创业:

如果孩子确实喜欢创业,家长和学校都会鼓励(高中学校甚至为学生提供初创公司项目培养)因为他们认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你吸取到的经验和教训是更为重要,因为它教会了孩子如何应对失败。

为什么犹太家长们能如此“想得开”,说到底是中国的家长“败不起”。无论是“直升机”式教养、还是“铲雪车”式的教养,殊途同归,中国家长拼尽全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处处避险、一步到位;但犹太人对失败这件事有着更加积极、正面、甚至英雄色彩的定义。

在犹太人的眼中,真正的英雄不是上来就赢的那种人,而是一直失败但一直不放弃、继续勇于尝试、向前行的人。片子里,一位以色列大学的教授对失败的态度总结的很好:我们包容的不是失败,我们包容的是再次尝试。

这让小编联想到这两天中国女排十连冠的好消息,媒体采访郎平教练时她说到,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努力去赢。这与犹太人的“再尝试一次”异曲同工。

其实,当我们一直教导孩子要赢、得第一的时候,不妨先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更有必要。

因为我们必须得承认,这世上的多数人终究会被生活历练成“平凡人”、“普通人”,失败是人生的常态,胜利才是漫长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如果无法教孩子正确对待失败,败掉自己的生命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像犹太家长那样告诉孩子,我们虽然不包容失败,但我们包容努力再尝试一次,失败的结局可以是输——当你彻底放弃时;也可以是吸取教训后继续move on ,直到达成所愿。而在教育孩子跌倒又爬起的过程里,我们教会他们的不仅是乐观、即便未来没有达到世俗标准的成功,也能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还有坚毅。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美国麦克阿瑟奖获得者Angela Duckworth经过多年科学研究证明:这种被称之为Grit(坚毅)的品质才是人生取得成就的关键性因素。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第一,让孩子学会重视过程的意义。

犹太妈妈和中国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着很多相似性,但最大的不同恐怕在于犹太妈妈希望孩子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去定义自己、不要因为你失败了这个结果而否定你所有曾经的努力。她们认可、欣赏孩子为之付出的过程,即便结果不如意。

让孩子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其实是在教育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掘金”,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第二,可以从体育竞技比赛中得到磨练。

Angela Duckworth发现,坚毅指数是可以提高的,而效果最好也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在某项课外活动中坚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我认识的一位犹太妈妈让自己的儿子坚持练习摔跤五年了,她告诉我,参加这种竞技类体育项目最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她儿子用了一年学会不在练习中被摔哭、用了两年学会不在对抗中被摔哭、用了三年才学会不在比赛失败中哭,而是收拾起难过回到练习场地继续备战下一次比赛。

培养孩子的“虎刺巴”精神

创业中处处充斥着沟通、合作,而犹太人提倡的“虎刺巴”精神是最高效的合作手段之一。犹太人对“虎刺巴”的定义是大胆、诚实、直率、直截了当地说。

咱们的话术讲求的是“话说三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在面对长辈、领导和权威时,尊敬为先、处处体现“低姿态”。这和“虎刺巴”精神决然不同。“虎刺巴”不是不礼貌、粗鲁,而是真正的对事不对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沟通。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你能否发现问题、精准表达、解决问题。

这里周记者想起有一次去一个犹太朋友家参加party,看到她五岁的小女儿用刀叉自己切肉,我下意识说了句:“你还太小,用刀太危险,需要我帮你切么?”小女儿当时的回答是:“谢谢,我可以自己来。另外,你为什么觉得小孩子用刀是危险的?”现在想来,这就是挺典型的“虎刺巴”沟通,她没有因为你是大人就“服从”,她对于大人的反应有着思考和疑问。

作为家长,如果你认可“虎刺巴”精神,可以通过做以下三点来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

第一,作为家长首先不要“玻璃心”。

不因为你是家长受到孩子“顶撞”而觉得丧失了权威。在沟通层面上,对方无论年纪大小、身份何等,与你都是平等的。

第二,用字精准。

中文博大精深、但也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在沟通中才更要用词严谨、把要点讲清楚、理顺沟通的逻辑。和孩子沟通时不要觉得他还小讲得模糊、大概就行了;也不妨在沟通中和他们讲一些大词、难词,并询问他们是否理解,如果不理解,即时做出解释。

总之,把孩子当成你的工作伙伴、朋友那样去沟通,让他们知道提问是随时被允许的,孩子未来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和这个社会沟通。

第三,不抗拒争吵。

既然“虎刺巴”的主要出发点是解决问题而非针对个人,理解了这层含义,我们就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争吵——“争”不是为了一较高低、而是解决问题、“吵”不是为了比嗓门,而是“论”,有理有据。

相对约束里给绝对自由

喜欢创业的人,内心追求的也是一份自由,小到通勤自由、大到财富自由。孩子的成长也一样,在“创业型”教养方式里,也要给足孩子自由。

在《他乡的童年》里采访了一位以色列著名教育家,周轶君好奇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他的孩子从有记忆时,就可以自主选择睡觉的时间,无论是晚上七点、还是凌晨一点;对于电子设备,除了不能在睡觉时把手机等设备带入卧室这一条规定外,使用时长没有限制。

周轶君也是典型的中国老母亲,对这样的宽松“制度”提出了疑问:孩子不会睡眠不足么?他们不会一直玩iPad么?

这位教育家是这么解释的:家长的责任是让孩子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管理孩子。

事实证明,这种自由是有效的,他的儿子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并没有 “沉沦”在电子产品里,因为父母给了自由,反而让他有了自控的能力。

这一点真是太符合我们印象中的犹太家长了:可以接受青春期的儿子吃素(虽然家长自己食荤),但不接受孩子在家里宴请客人时不打招呼、不和大家聊天;可以接受五岁的孩子不上兴趣班,但不接受他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弟弟。

划条底线、在底线范围内给足孩子自由,这是很多犹太家长秉持的育儿观。我把这称之为“相对约束里给绝对自由”。而这种充足的自由并非偷懒放养,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效能能力。

自我效能是一项关键的心理特质,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认为,具有这种心理特质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组织和执行行动,能够处理潜在的状况”,这也是成年人所该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就像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长Julie Lythcott-Haims在《How to Raise an Adult》一书里提到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每天上下学接送孩子、寸步不离地紧跟他们,而是需要教会孩子在城市环境下巧妙生活的技巧,例如,告诉孩子与朋友同行,而不是独自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从众多陌生人中识别坏人的方法。

孩子要知道自己如何识别和对付坏人,这是自我效能,而不是身边永远带着一位家长。

中国家长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等你长大成人了我就不管你了”。可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在18岁生日时,吹灭蜡烛后魔术般地获得自我效能。童年应该是训练场,父母帮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离事事代劳、或者通过手机遥控指挥,而是闪到一边,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乡的童年》里,对以色列教育的解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犹太家庭教育的成功,对他们而言,育儿这件事不是对“术”的训练(比如怎么陪做作业)、更是“道”的搭建(比如“虎巴刺”精神的培养)。而这才是养育下一代的正确解锁方式。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简短(有蜡烛精神的人的故事)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88188.html






















你的评论更有价值!!!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博客主人百科博主
女,免费分享各种生活、电商知识、百科常识。
  • 文章总数
  • 100W+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dede:arc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