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养活自己学什么好呢知乎(手艺养活自己学什么好呢)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25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9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 1、早知道就去学这门手艺了,还能养活自己
- 2、年轻人做什么工作有前途?这几类工作不仅前途无量,还越老越吃香
- 3、普通人,除了去工厂上班还能干什么工作?
- 4、(540)22.0904学一门手艺
- 5、【凡人故事】武功竹编大师张孝林:想要啥造型都能给你编出来
早知道就去学这门手艺了,还能养活自己
年轻人做什么工作有前途?这几类工作不仅前途无量,还越老越吃香
年轻人做什么工作有前途,推荐这几类工作,不仅前途无量,还越老越吃香:
- 销售类工作:销售员、业务员、售前技术等
- 技能类工作:健身教练、营养师、文案、策划
- 设计类工作:美工、设计师、UI、体验师
- 资历类工作:教师、中医、心理咨询师、理财师
适合年轻人的工作,容易上手且前途无量的,首选是销售类的工作。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商人,都是从业务员做起的!
销售类工作有很多种:
- 实体店产品销售员、如服装、百货、培训教育产品等
- 大宗货品销售员:珠宝、首饰、手表等奢侈品、汽车、房产等资产类产品等
- 项目类销售员:弱电项目、室内装修、工程项目等
- 电商类销售员:产品评测、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等
销售这件事,即便是一百年后,也还是需要的。
从事销售,需要练好销售的基本功,从小的简单的开始,逐步升级到大宗的、复杂的、贵重的销售领域。
除了基本功,销售要善于观察、洞悉人性,这是做好销售的关键所在。
专业的销售,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经验,售前技术就是这样。
做销售,入门容易,做好难,做到优秀需要坚持、更需要悟性!
02技能类工作:健身教练、营养师、文案、策划
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这是过去流行的说法。
其实在当代,这样的理念,也并不过时。
尤其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下,掌握一门技能,专注下去、让自己在一个点上足够优秀,最后一定能成就自己事业家庭的美好梦想。
比如健身教练、营养师、文案、商业策划等等技术,还有厨师、家电维修、汽车维修、工程机械的驾驶、操作等等工作。
技能类的工作,有一定的门槛,需要长期的学习,一旦掌握,就可以终身受益。
虽然技能类的工作相对其他工作而言,对体力的要求偏高,但优秀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依靠经验来节省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包括可以带学徒等等。
03设计类工作:美工、设计师、UI、体验师
设计类的工作,适合有一定天赋的年轻人从事。
比如美工、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软件的UI设计,产品体验师、旅游体验师、酒店体验师等等。
这些工作,需要年轻人有一定的美学基础、有良好的审美,以及善于观察、和细腻敏感的体质。
设计类工作,是技术和体验相结合的工作,一方面强调基本技术能力,一方面强调个人美学方面的创造能力。
有这样天赋的年轻人,别错过自己的天赋,做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是最幸福的人生!
04资历类工作:教师、中医、心理咨询师、理财师
资历类的工作,也非常适合年轻人从一开始就从事。
所谓资历类,是指从业者的从业时间越长、经验就越多、能力就自然越高、也更容易被客户信任。
资历类的工作有教师、中医、心理咨询师、理财师等等。
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职业技能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案例,等到有了一定年龄资历以后,在客户接待、客户成交、客户信任、客户满意度方面,会逐渐事半功倍!
05总结
其实,作为年轻人,任何工作只要做进去、做深入,都能有前途。
哪怕是夕阳产业的工作,也一样需要有人去做,只要做到优秀的程度,就会有前途。
上述四类工作,是在有前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越老越吃香”的选择。
年轻人在选择这些工作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没有最有前途的工作,只有最有前途的人!
- 最有前途的,一定是那个最适合自己的!
祝福每一位努力在人生路上的年轻人!
头条号
定位和价值:帮你找到内心的热爱和快乐,让兴趣、事业、赚钱三者融合
普通人,除了去工厂上班还能干什么工作?
1.就我知道的,我一个姐姐,没啥学历,也就小学文凭吧。
下学之后自己就开始学着做蛋糕,一开始一直在家里做,后来慢慢的就自己开店做,他老妈给他跑业务,在小镇上开的蛋糕店非常火,一年能挣个1-20w,就是累点,尤其是过年过节的,可能需要做很多蛋糕或者是月饼,但是带来的回报也多。
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没有像上班那么丁是丁,卯是卯。还有就是姐姐做的蛋糕确实很好吃,很好看,也不贵,自然非常受小镇上人喜欢了。
2.我一朋友,16岁下学,开始学理发,从开始给别人洗头,到后来的可以给人家染头发,剪头发,差不多23岁左右吧,出徒了。自己开店了,生意也不错,维护的回头客也很多,比在厂子里上班好多了。
重点是还可以把自己搞的帅一点,不用穿工作服。
3.我发小大哥,也是很早就不上学了,就学烧烤。烧烤学出来好像是大概1年多左右的样子,中间也陆陆续续干过别的工作,但是烧烤这个手艺学出来,可以随时随地的用,现在疫情过去,之前的工作不能干,自己在家现在开烧烤店,也能赚不少钱,另外烧烤确实利润空间很大,只要不是很难吃,挺好卖的。
就是分淡季和旺季,淡季可以搞点菜什么的,总之生意不会很差,还是靠经营,我哥嘴巴也挺能说,做的东西也好吃。
还有他说过,怎么也不会进厂子的,是不可能的。
4.说个特殊的例子。也是一姐姐,初中不上学,一开始学习理发,后来学习化妆盘头,眼看着出徒了,自己开个店或者是在店里上班都比进厂子强。
最后一男的追他,就跟那个男的结婚了,生孩子了,自己的手艺也扔了,重点是学的也不咋滴。
所以说,学一个东西你的出徒,学的好一点,这样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特别好。
学徒一开始工资很低,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承受一下,毕竟学出来之后带给你的收获还是挺多的。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工资,去做一些可替代性高的工作,比如发传单,电话销售或者是给人家跑腿啥的,不是不想让你去干,只是没啥技术含量,没啥大的前途。
如果只是为了当时的果腹,还是可以搞一段时间应付一下,但是不建议长期干。
还是学个手艺比较靠谱…
我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69年出生,当时家里穷,不能去念书,我奶奶让他学了个木工,算是个手艺人,结果我爸就靠这个手艺养活家里人。
不用和那些建筑工人似的,每天得风吹日晒的去工作,相对来说,好一点。
普通人也不差,也要努力,不要因为自己普通就放弃自己。
(540)22.0904学一门手艺
大家好,我是静仪,今天是2022年9月4日,是我挑战录制视频打卡1000天 写作第540天,与大家分享主题是《学一门手艺》。
今晚跟莫莫聊了很多,她直击痛点,他让我去学一门手艺,同时在专业上一定要有扎实的功夫所在,因为他说我如果靠一门手艺去干,我赚钱的时候那么困难就会随之而减少。
同时我发现原来学手艺是要靠时间的积累,同时要越积越累,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去学习一门手艺去做到本领的。
现在的我就是要学会积累经验,不要整天去看帅哥,因为看帅哥没有用,看帅哥只会毁掉自己。
因为当一个人真正靠手艺去赚钱的那一刻,那么他才是真正有锁魂领的时候,因为只有我们在处于不断的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其实遇到问题不可怕怕的,就是我们没有勇气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同时别人已经给出了指引给你去做,他们只会给你一些认可,同时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靠的就是这不断地成长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让自己的潜能去激发出来,因为首先要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
积累一些财富,然后去不断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会有不一样的选择的权利。
用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面都能够养活到自己,学一门手艺是一个人终身不断的去引领到下一代。
有时候我们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这样子我们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凡人故事】武功竹编大师张孝林:想要啥造型都能给你编出来
张孝林今年67岁,他是武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观音堂竹编技艺传承人,也是咸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他从18岁开始从事竹编,近50年来,用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近年来,他成立合作社,给500多人传授竹编技艺,促进残疾人就业。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张孝林的故事。
3月29日,在武功古城油菜花旅游节的集市上,张孝林一边编织着小篮子,一边跟围在摊位前的顾客攀谈,他用藤条编织的篮子、花瓶、帽子等工艺品非常精巧,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兴趣,不断有人称赞,“这师傅手真巧”。
张孝林说,自己童年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身体留下残疾。编竹编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自己的父亲就精通这门手艺,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到了18岁的时候,由于身体不便,不能从事其他工作,便开始跟着父亲编竹编。
“我跟父亲学艺两年,我父亲就去世了,家中一下失去了顶梁柱,我们兄弟六个只能靠着这门手艺过活。那时候我们主要编农具,像背篓、簸箕这类的。每天干活干到晚上12点,早上五点又起床接着干,非常辛苦。好在我有几个兄弟帮忙,我们流水线作业。靠着竹编的手艺,养活着一大家子人。”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张孝林泪眼婆娑。
由于待人诚恳,手艺也好,张孝林的名声逐渐响亮起来,2008年,他牵头成立了一家竹编合作社,社员多是残疾人,他给社员们传授竹编手艺,希望他们能通过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合作社主要做藤椅,前后教了500多人,有些人学会之后就在自己家里编,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收购产品。”
张孝林介绍,前些年,他还接过不少“大工程”,在咸阳、渭南等地,亲手编出过直径6米、高10米的巨型藤编花篮,受到不少好评。但近年来,他已经没有力气接这种活了,转而做一些精巧的藤编手工艺品。“篮子、瓶子、帽子、动物……不管你想要啥造型,我都能给你编出来。”张孝林自豪地说。
“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了,我们老两口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我今天赶赶集市,一会去接外孙女放学。孩子们都嫌我太累,劝我别编了,但我编东西图的是个爱好,不为挣钱,有个事情干心里畅快。”张孝林说,作为竹编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学习的人不少,只有有人愿意学,他就愿意教。
华商报记者 杨宁 编辑 牛佩瑶
张孝林今年67岁,他是武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观音堂竹编技艺传承人,也是咸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他从18岁开始从事竹编,近50年来,用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近年来,他成立合作社,给500多人传授竹编技艺,促进残疾人就业。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张孝林的故事。
3月29日,在武功古城油菜花旅游节的集市上,张孝林一边编织着小篮子,一边跟围在摊位前的顾客攀谈,他用藤条编织的篮子、花瓶、帽子等工艺品非常精巧,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兴趣,不断有人称赞,“这师傅手真巧”。
张孝林说,自己童年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身体留下残疾。编竹编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自己的父亲就精通这门手艺,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到了18岁的时候,由于身体不便,不能从事其他工作,便开始跟着父亲编竹编。
“我跟父亲学艺两年,我父亲就去世了,家中一下失去了顶梁柱,我们兄弟六个只能靠着这门手艺过活。那时候我们主要编农具,像背篓、簸箕这类的。每天干活干到晚上12点,早上五点又起床接着干,非常辛苦。好在我有几个兄弟帮忙,我们流水线作业。靠着竹编的手艺,养活着一大家子人。”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张孝林泪眼婆娑。
由于待人诚恳,手艺也好,张孝林的名声逐渐响亮起来,2008年,他牵头成立了一家竹编合作社,社员多是残疾人,他给社员们传授竹编手艺,希望他们能通过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合作社主要做藤椅,前后教了500多人,有些人学会之后就在自己家里编,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收购产品。”
张孝林介绍,前些年,他还接过不少“大工程”,在咸阳、渭南等地,亲手编出过直径6米、高10米的巨型藤编花篮,受到不少好评。但近年来,他已经没有力气接这种活了,转而做一些精巧的藤编手工艺品。“篮子、瓶子、帽子、动物……不管你想要啥造型,我都能给你编出来。”张孝林自豪地说。
“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了,我们老两口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我今天赶赶集市,一会去接外孙女放学。孩子们都嫌我太累,劝我别编了,但我编东西图的是个爱好,不为挣钱,有个事情干心里畅快。”张孝林说,作为竹编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学习的人不少,只有有人愿意学,他就愿意教。
华商报记者 杨宁 编辑 牛佩瑶
: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手艺养活自己学什么好呢知乎(手艺养活自己学什么好呢)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130729.html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