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在县城发展的专业(最适合穷人学医的专业)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76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 1、黄平县中等职业学校热门专业|哪些专业最好
- 2、农村考生福利!三大专项计划政策你了解吗?
- 3、山西十大专业镇纳入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支持范围
- 4、专业镇成为晋中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5、“小特产”激发振兴“新动能”
黄平县中等职业学校热门专业|哪些专业最好
选择专业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大家未来就能够有更好的收获,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好,所以老师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黄平县中等职业学校热门专业|哪些专业最好,下面就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吧!
护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相关的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能力的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
技能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护士资格证书、保健护理员、保健护理师等。
就业前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护理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毕业后工资月薪3500-8000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购买保险。
学前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声乐、视唱、钢琴、绘画、手工、简笔画等。
技能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等。
就业前景: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壮大和时代的进步,学前教育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就业,具有广大的就业前景。毕业后工资月薪3500-8000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购买保险。
汽车运用与维修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中的汽车修理人才。
主要课程:汽车性能检测、车辆维修、汽车维修业务管理、汽车线路、钣金等。
技能等级证书:汽车维修等级证书、汽车电工证书、汽车修理工等级证书、汽车电工证书、汽车驾驶证书、汽车销售等级证书等。
就业前景: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更新,新能源的开发技术日渐成熟,短时期内汽车犹如现代的手机一样,将人手一辆,为汽车维修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生存空间(学生可直接在学校考驾照)。毕业后工资月薪4000-10000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购买保险。
以上就是老师对黄平县中等职业学校热门专业|哪些专业最好的介绍,如果大家要了解这所学校的话,可以咨询一下我们学校的老师,老师会为大家介绍更多的学校信息。
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航空专业怎么样 前景好吗
贵州水钢技师学校的高铁乘务专业的招生要求
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实训基地怎么样
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航空专业怎么样 前景好吗
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实训基地怎么样
农村考生福利!三大专项计划政策你了解吗?
近期高校专项计划启动,考生可登录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高校专项计划专题下查看。可能很多考生对于专项计划还不是很了解,专项计划是国家为了增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贫困考生实现大学梦创造更好的机会,实施的三大专项计划。这三大专项计划分别是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
其中,在我省实施的有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另外,我省2016年还启动实施了“高职高专院校招收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简称“高职院校专项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接下来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23年情况以最新政策为准)
1、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报考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
(1)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有关高校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2023年实施高校
2023年,具有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有95所。具体名单可登录阳光高考信息平台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专题查看。
2023年报考流程
志愿填报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办法由招生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招生高校要认真总结近年招生情况,充分考虑实施区域基础教育实际和农村学生特点,完善招生办法,增加考生录取机会。
我省高校专项计划在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填报志愿。安排1次志愿填报,设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且具有相关资格的考生,可填报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志愿。我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2020年为532分,2021年为518分,2022年为513分。
2、地方专项计划
报考条件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四项基本条件:
(1)符合我省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夏季高考;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及居住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4)高考成绩达到我省当年夏季高考普通类一段线。
2022年实施专业及高校
2022年我省安排地方专项招生计划3000名,并依据招生学校的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等编制了分专业招生计划。
招生学校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等16所高校。(2023年招生情况以最新政策为准)
2022年实施区域
2022年面向我省省级财政困难县、蓬莱区长岛综合试验区及中西部地区和沂蒙革命老区的部分县(市、区)招生。(2023年实施区域以最新政策为准)
志愿填报
符合地方专项计划条件的考生在普通类常规批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单设志愿代码,与其它常规志愿混合填报,投档录取规则与其它常规志愿相同。具体录取办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另文发布。
志愿填报实行以“专业(专业类) 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 学校”为1个志愿。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若第1次志愿录取完成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后续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
3、国家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山东省不在实施范围之内。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4、高职院校专项计划
我省统一组织实施,招收我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招生学校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招生专业为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和学校传统优势专业。
此计划为“高职高专院校招收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的简称,是2016年在我省启动实施的。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招生对象不是以考生户籍所在地划分的,而是以“考生是不是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来划分的。无论你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可以报考。
报考条件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高职院校专项计划”:
1.我省建档立卡脱贫享受政策户和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严重困难户)学生;
2.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且参加当年春季高考或夏季高考。
2022年招生院校
2022年共计招生1170人,招生院校包括: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情况以最新政策为准)
志愿填报
夏季高考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若第2次志愿录取完成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考生须达到普通类二段线。
春季高考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单设投档单位、单设志愿、单独划线,与高职院校其他计划志愿同期填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生源及考生成绩分布情况,划定“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春季高考(分专业类别)录取控制线,录取时首先进行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录取,未被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高职院校其他计划录取。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可视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若第2次志愿录取完成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考生须达到普通类二段线。
春季高考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单设投档单位、单设志愿、单独划线,与高职院校其他计划志愿同期填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生源及考生成绩分布情况,划定“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春季高考(分专业类别)录取控制线,录取时首先进行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录取,未被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高职院校其他计划录取。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可视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山西十大专业镇纳入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支持范围
4月10日,记者从省小企业局获悉,金融办、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山西证监局联合开启2023年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并公布了开展县名单。我省十大专业镇全部纳入县域工程支持范围。
今年,我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新增开展县(市、区)13个,总数达到82个。平遥、平顺两县进入新增名单,意味着首批十大特色专业镇所属县(市、区)全部纳入县域工程支持范围。同时,今年县域工程将太原、大同所辖县(市、区)全部纳入名单。新增县域还包括临县、柳林、榆社、左权、灵石等符合条件的中部城市群内县(市、区)。
今年山西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将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原则,力争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晋兴板”挂牌企业全年新增100家以上,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新增100家以上。
山西资本市场县域工程于2019年启动。2022年,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作为县域工程“载体”,大力引导资本市场服务下沉,推动县域新增“晋兴板”企业219家,超额完成全年新增100家的任务。
专业镇成为晋中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本报讯(记者白续宏)3月27日,记者了解到,晋中今年在持续做优做强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推光漆3个省级特色专业镇的同时,还将支持纺机、液压、医药等进入省级专业镇,再培育市级专业镇10个以上、县级专业镇20个以上,以专业镇建设高水平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全省加快培育专业镇以来,晋中市的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入选全省首批十大特色专业镇,数量全省最多。晋中市紧抓政策机遇,用好专业镇发展资金,用好扶持政策,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在强化支持保障、落实工作机制、培育产业集群、做强特色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在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去年12月底,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推光漆三个专业镇共涉及企业200户以上,其中规上企业71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4户,带动就业人员近20万人。
为进一步推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晋中市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开展市场拓展,组织专业镇企业参加重要展会,支持相关企业组织或参加促销活动,拓宽招商渠道,推动专业镇发展获得新动能。太谷成功举办中国(晋中·太谷)玛钢铸造产业投资交易博览会,平遥县已开工实施牛肉标准化厂房项目,祁县在北京举行“山西特色专业镇·祁县玻璃器皿招商引资暨产业推介会”。
据介绍,晋中在做优做强省级重点专业镇基础上,围绕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筛选出拟培育的30个市、县级专业镇名单,全力构建市、县两级专业镇培育梯队,加快培育锻造一批支撑力强、影响力大的产业名镇。灵石县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国内重要的腐植酸生产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介休市加快推动碳素小镇建设,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素产值累计38.5亿元,同比增长30%;左权县全力培育建设乳胶制品专业镇,积极推进总投资36.5亿元的乳胶项目,项目整体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乳胶制品产业基地;省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聚焦纺机、液压产业优势,现有相关企业60余户,2022年实现产值13亿元,液压阀产量居全国前三。
晋中市委主要领导表示,晋中将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一手抓“链长”制、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手抓专业镇、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并把专业镇作为发展制造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全力做强特色产业、做精拳头产品,打造更多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山西特色专业镇品牌。
(责编:刘洋、candy)
“小特产”激发振兴“新动能”
□本报见习记者 梁金池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并把这三个字琢磨透?汤原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等优势,将发展“土特产”作为有力抓手,并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滑子菇撑起“致富伞”
近日,汤原县汤原镇北靠山村滑子菇栽培示范基地内一派忙碌景象。附近村民早早就来到这里忙活起来,采菇、剪根、炒菇、盐津……“我在家闲着就过来剪根,也不累,一天能挣一百来块呢,土地出租赚钱,过来务工也赚钱,守家待地多好啊。今年让我儿子也种几棚,稳当挣钱。”村民李大娘高兴地说。
产业兴镇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汤原县通过全力支持和引导各村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菌菇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利用专项资金建设花海育苗温室大棚16栋,总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北靠山村将果蔬产业扶贫基地暖棚和承包村民土地,出租给当地食用菌企业,该企业投资建设了25栋滑子菇大棚示范基地,投放40万袋滑子菇菌包。
记者从汤原县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2年滑子菇为北靠山村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村民增收约23万元,预计2023年带动脱贫户103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食用菌产业走出特色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汤原县立足本地特色,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香兰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马英介绍,该村通过尝试种植培育赤松茸、羊肚菌,不仅调整了食用菌产业结构,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目前,新建村食用菌产业解决了当地15户脱贫户就业问题,脱贫户月增收1500至2000元。
香兰镇食用菌产业园项目通过整合国家产业强镇项目资金与社会资本,建设占地18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158栋,打造高标准菌类种植示范园区。同时注册“香兰木耳”品牌,因地制宜打造“菌三角”产业群。
2022年全镇食用菌产量达1.1万余吨。通过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菌户”的运营模式,吸纳就业人员660人,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小庭院开创增收新路径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汤原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小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单元,发展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把小庭院做成菜园子、养殖场,以多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
“我们家有一亩半的小园,这几年政府给免费发毛葱、大蒜种子,再养200来只鸡鸭鹅,一年下来能增收3000多元钱。”永发乡跃进村村民彭向贤笑着说。
汤原县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的模式搭建庭院经济发展平台,引导脱贫群众利用自家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土地和空间,种植蔬菜、水果、中药等绿色作物,通过盘活脱贫群众家中闲置土地,巧妙破解产业帮扶发展瓶颈。
同时,为了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产业,汤原县结合各村特点和庭院基础,创新“庭院经济 因村制宜”新路子。2022年,全县有5049户脱贫户(含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其中种植类43种2390亩,脱贫户收益达到500万元。
寒地中草药拉动产业新链条
今年已是太平川乡新兴村宏茂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第六个年头,这里种植的五味子每亩地产量可达2000多斤。如今,村里890亩靠山地都种上了五味子,按丰产期每亩纯收益1万元算,纯利润可达近千万元。
合作社每年还可以带动500余人次务工,每人每天可赚150元。经过多年发展,五味子种植已逐渐成为新兴村的支柱产业,让村民就地就业致富。
汤原县正逐步构建“一带、三园、四基地”发展格局,人工种植中药材发展至20余种、7万亩,同时成立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与技术指导小组,实施专项推进,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指导和全程服务。
此外,汤原县大力扶持县内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已产出中药制品10余种,培育出“宝山大哥”“农山黑金河”等品牌。成功引进企业投资3.7亿元,建设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年可加工中药材5000吨,预计实现收入2000万元,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抓龙头、立项目、树品牌,汤原县正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在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有效防止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本报见习记者 梁金池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并把这三个字琢磨透?汤原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等优势,将发展“土特产”作为有力抓手,并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滑子菇撑起“致富伞”
近日,汤原县汤原镇北靠山村滑子菇栽培示范基地内一派忙碌景象。附近村民早早就来到这里忙活起来,采菇、剪根、炒菇、盐津……“我在家闲着就过来剪根,也不累,一天能挣一百来块呢,土地出租赚钱,过来务工也赚钱,守家待地多好啊。今年让我儿子也种几棚,稳当挣钱。”村民李大娘高兴地说。
产业兴镇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汤原县通过全力支持和引导各村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菌菇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利用专项资金建设花海育苗温室大棚16栋,总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北靠山村将果蔬产业扶贫基地暖棚和承包村民土地,出租给当地食用菌企业,该企业投资建设了25栋滑子菇大棚示范基地,投放40万袋滑子菇菌包。
记者从汤原县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2年滑子菇为北靠山村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村民增收约23万元,预计2023年带动脱贫户103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食用菌产业走出特色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汤原县立足本地特色,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香兰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马英介绍,该村通过尝试种植培育赤松茸、羊肚菌,不仅调整了食用菌产业结构,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目前,新建村食用菌产业解决了当地15户脱贫户就业问题,脱贫户月增收1500至2000元。
香兰镇食用菌产业园项目通过整合国家产业强镇项目资金与社会资本,建设占地18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158栋,打造高标准菌类种植示范园区。同时注册“香兰木耳”品牌,因地制宜打造“菌三角”产业群。
2022年全镇食用菌产量达1.1万余吨。通过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菌户”的运营模式,吸纳就业人员660人,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小庭院开创增收新路径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汤原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小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单元,发展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把小庭院做成菜园子、养殖场,以多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
“我们家有一亩半的小园,这几年政府给免费发毛葱、大蒜种子,再养200来只鸡鸭鹅,一年下来能增收3000多元钱。”永发乡跃进村村民彭向贤笑着说。
汤原县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的模式搭建庭院经济发展平台,引导脱贫群众利用自家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土地和空间,种植蔬菜、水果、中药等绿色作物,通过盘活脱贫群众家中闲置土地,巧妙破解产业帮扶发展瓶颈。
同时,为了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产业,汤原县结合各村特点和庭院基础,创新“庭院经济 因村制宜”新路子。2022年,全县有5049户脱贫户(含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其中种植类43种2390亩,脱贫户收益达到500万元。
寒地中草药拉动产业新链条
今年已是太平川乡新兴村宏茂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第六个年头,这里种植的五味子每亩地产量可达2000多斤。如今,村里890亩靠山地都种上了五味子,按丰产期每亩纯收益1万元算,纯利润可达近千万元。
合作社每年还可以带动500余人次务工,每人每天可赚150元。经过多年发展,五味子种植已逐渐成为新兴村的支柱产业,让村民就地就业致富。
汤原县正逐步构建“一带、三园、四基地”发展格局,人工种植中药材发展至20余种、7万亩,同时成立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与技术指导小组,实施专项推进,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指导和全程服务。
此外,汤原县大力扶持县内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已产出中药制品10余种,培育出“宝山大哥”“农山黑金河”等品牌。成功引进企业投资3.7亿元,建设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年可加工中药材5000吨,预计实现收入2000万元,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抓龙头、立项目、树品牌,汤原县正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在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有效防止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1日 星期日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适合在县城发展的专业(最适合穷人学医的专业)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130576.html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