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毛主席诞辰百年礼上,孔令华吩咐李敏,把怀表交给一个人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18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8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俗话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有一段深厚的友谊,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也不例外。
李敏的这位朋友叫做王桂苡,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老师,在李敏的人生道路上,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李敏、王桂苡
而这位朋友,也引起过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极大重视”……
毛主席询问李敏王桂苡去哪里去了
早在1959年的时候,李敏就和王桂苡认识了。
1959年8月28日,李敏和孔令华正式结为夫妻,大家纷纷前来为这对新婚夫妻祝福,但是李敏的好朋友王桂苡却迟迟没有出现。
毛主席是知道王桂苡的,但是没有声张什么,在婚礼结束后,毛主席喊来女儿,询问道:
“你的好友王桂苡呢?她怎么没来?”
李敏笑了笑,才给父亲解释王桂苡去青岛去了,所以来不了。毛主席一听也乐了,原来王桂苡是去找男友去了,李敏还挺惊讶,询问父亲怎么知道的,毛主席笑了笑,说当初王桂苡说过他的男友在青岛,去青岛不就是找男友去了吗?
李敏婚礼众人合影
对于此事,后来王桂苡知道后也很是激动,没想到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居然还能记得她这些小事儿。
婚后几年,李敏和王桂苡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直到1962年,王桂苡才有机会回到北京见到李敏,两人一见面也很是亲切。
这时候李敏已经生下了小宁,所以王桂苡也是专门前来探望的,看到小宁,王桂苡说自己想去上海孤儿院,抱养一个小孩子。
李敏一听这话,立马批评朋友:
“你疯了,你结婚才几年,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能生育?是母鸡就会下蛋,你急什么?”
李敏、孔继宁、孔令华
听着李敏的话,王桂苡反倒笑得不行,没想到几年不见,李敏都会用俗语来调侃别人了,看来是“孔夫子”教得好,接着王桂苡故意开玩笑:
“你是把‘孔夫子’招到毛家了?”
听着朋友的玩笑,李敏也笑了,她好久没有享受到朋友之间的玩笑乐趣了。
李敏为了朋友写书专门去了一趟江西
果然,李敏没说错。
到了1964年,王桂苡也开花结果了,在这年8月,王桂苡的大儿子出生了,李敏知道后很是开心,连忙从北京买好了时尚的小皮鞋、小帽子、小衣服等等,然后寄给了朋友。
李敏和儿子儿媳合影
虽然分别在两个城市,但是李敏和王桂苡却彼此挂念着对方,从来没有忘记这段友谊。
不久后,王桂苡和李敏透露了自己想为朋友和毛主席写书的想法,李敏也很支持朋友,于是为了帮助朋友收集素材,李敏随后去了一趟江西。
不巧的是,路上因为有一些事情耽搁了,所以当李敏和工作人员到达江西的时候,革命历史博物馆只差半个小时就闭馆了。
按照博物馆的规定,闭馆半小时前就不允许人员再进去了,工作人员听到后很是着急,悄悄地给李敏说道:
“告诉他们,你是毛主席的女儿,他们还能不让你进去吗?”
李敏、毛主席
李敏听到这话,连忙阻止工作人员的提议,她是毛主席女儿的身份千万不要到处张扬,接着李敏走上前去,十分耐心地和管理人员解释,自己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明天就要走了,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们进去看看,一定在规定时间内出来。
看着有礼貌的李敏,管理人员也答应了,破例放他们进去参观了。
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李敏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对爸爸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就在这时候,讲解员停住了讲话,看了看李敏,又看了看毛主席的照片,嘟嘟囔囔地说道真像啊……。
李敏也不再隐瞒了,坦言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还夸赞讲解员讲得好,请继续讲下去。
中间为李敏
后来每每和王桂苡谈起此事,李敏都风趣地说道:
“我这张脸被人认了出来就不能怨我了,这张脸是爹妈给的,我也没有办法。”
李敏生病住院的时候被认出来
1970年,王桂苡终于调回了北京,不用再走了,这让李敏很是高兴,这下终于可以和朋友经常待在一起了,来往也方便了。
这年夏天,李敏和王桂苡出去逛街,约着到王桂苡家里玩,路上碰到一个卖西瓜的,李敏表示自己很会挑西瓜,买个西瓜去家里。
接着,两人带着买好的西瓜回家,接了一大盆冷水泡在里面,开始忙活做饭。
孔令华、李敏
李敏切黄瓜,王桂苡擀面条,李敏烧火,王桂苡下锅煮面,不一会儿,孔令华和王桂苡的丈夫也回来了,四个人带着孩子就这么美美的吃了一顿。
吃完饭,该吃西瓜了,李敏自信地拿过来西瓜,准备切开给大家看看她的挑瓜技术,没想到的是西瓜熟过头了,没法吃了,大家纷纷笑话李敏技术不行,而李敏也是笑个不停。
有一天,李敏忽然身子不爽利,或许是中暑所致吧,于是只好住进了301医院的妇科病房,不过因为病房太少了,所以李敏又被院方送到了外宾病房去了。
没过多久,李敏的病情加重,于是又从外宾病房送进了高干病房。
王桂苡知道后,立马前来看望朋友,没想到却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
毛主席、李敏
原来许多小护士看到李敏后开始悄悄聊天,觉得李敏不像高级干部,怎么能住进高干病房呢?
李敏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因为身子不爽利,李敏也懒得管这些了。
后来一天,小护士进来给李敏的房间打扫,一边收拾一边看着李敏,忽然,小护士悄悄的对另一名扫地的小护士说道:
“我好像认识她。”
但是半天,小护士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嘟嘟囔囔觉得李敏太像一个人了,就是不知道是谁,李敏这时候也醒了,听到护士们的对话后说道:
“我像谁?我像我自己,小时候同学们都叫我塌鼻子,扁扁脸。”
李敏、孔从洲、孔令华、钱俭、孔淑静
小护士摇了摇头说道:
“你不是塌鼻子,你长得挺漂亮的。”
就在这时候,医生进来了,把小护士叫了出去告诉了小护士真相,这是毛主席的女儿。
这下大家才终于想起李敏像谁了?像毛主席啊,王桂苡也在病床前笑个不停,小护士们笑着说李敏原来是个假外宾。
对此,李敏也很是无奈,这张脸又被认出来了。
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生病让李敏心力交瘁
英雄总会迟暮。
1976年9月8日,王桂苡知道李敏的心情很不好,于是专门去看望李敏。
右一为李敏
果然,一进门王桂苡就感受到了十分压抑的气氛,李敏看到朋友来了,也没有起身说话,而是孔令华起身来招待的王桂苡,说了一会儿话,王桂苡也告辞了。
9月9日,万万没想到,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了。
王桂苡虽然早就知道毛主席身体不太好,但是完全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于是王桂苡很是担心李敏,立马前往李敏的家里陪伴着她。
在这段悲伤的日子里,王桂苡一直陪伴在李敏的身边,而李敏也因为伤心,精神和身体总是不太好。
9月16日,李敏给王桂苡打电话,让她和孔令华的亲友一起去人民大会堂,大家一起去瞻仰毛主席遗容,王桂苡答应了,全程陪着李敏,一直搀扶着李敏不让朋友倒下。
毛主席
9月18日,王桂苡又陪着李敏去参加了天安门的追悼大会。
这边的李敏幸好还有王桂苡这个朋友陪着,而另一边的贺子珍却没有,尤其是在得知毛主席去世后,贺子珍很是伤心,竟然不久后得上了中风这种怪病。
一天早上起床,贺子珍忽然发现自己的左手怎么也举不起来了,就连左腿也是没劲儿,想要开口喊人,却发现说话也是不利索了,等到众人发现后,立马把贺子珍送进了医院。
李敏得知妈妈中风后,彻底心力交瘁了,本来李敏还没有从爸爸的去世中缓解过来,现在妈妈又生病了,这让李敏更加难过了。
贺子珍细心地意识到王桂苡不懂南方口音
李敏、贺子珍、孔令华
1979年,在中央的关心下,一架专机从上海将贺子珍接到北京来养病,住进了301医院,这也让李敏的心情暂时好了一些,最起码这样可以时时见到母亲,照顾母亲了。
后来当贺子珍好了一些后,便说出自己的请求,希望自己可以去瞻仰毛主席遗容,但是大家害怕贺子珍太难过,所以一直不同意。
贺子珍明白大家都是在担心她,于是便直言自己一定会控制好情绪,不会太过情绪激动的,大家也同意了。
紧接着,李敏和孔令华陪着母亲去了毛主席纪念堂,看着毛主席的遗容,贺子珍还是忍不住地落泪了,而李敏害怕妈妈太过难过,于是只好提前结束了瞻仰活动。
孔令华、李敏、贺子珍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或许是达成了心愿,贺子珍的心情很好,身体也慢慢地恢复了不少,再加上李敏的舅舅贺敏学也透露上海有新的治疗手段,于是贺子珍便再次回到上海休养治疗去了,这也让李敏有些遗憾,她还没有好好陪陪妈妈,就又分开了。
到了1981年,这年中秋节,李敏和孔令华约着王桂苡一起去看望她的妈妈,而王桂苡这也是第一次见到贺妈妈,内心也很是紧张。
来到病房后,贺子珍正好醒着在输液,而李敏和孔令华上前帮助妈妈扶起身子,在背后垫上一个枕头,让她倚靠着和大家聊天。
收拾好后,李敏主动和妈妈说道:
“妈妈,这就是王桂苡,她来看您了。”
李敏、贺子珍与孩子
王桂苡也尊敬地叫了一声贺妈妈,然后走上前去,贺子珍很是和蔼,她听女儿提起过这位朋友,于是也主动拉起王桂苡的手,关心着王桂苡。
因为王桂苡不懂江西话,所以聊天的时候,王桂苡老是得认真听着贺妈妈的话,李敏也在一边儿翻译,贺子珍心很细,很快就发现王桂苡不懂她的南方口音,于是便放慢语速,尽量字正腔圆的说话。
这也让王桂苡很是感动,贺妈妈心这么仔细,真是老一辈革命战士才有的精神啊!
孔令华让李敏把手表交给一个人
1984年,贺子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于是李敏和孔令华专门飞到上海,希望可以让妈妈再次好起来。
李敏、贺子珍与众人合影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最后贺子珍还是逝世了。
在贺子珍去世后,李敏的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但是李敏还是坚持着为母亲操办后事,料理完后事,李敏全家护送着妈妈的骨灰到北京,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王桂苡很是心疼朋友,父亲去世没几年,母亲也去世了,这让李敏怎么能不悲伤呢?为了安慰朋友,王桂苡也一直陪伴在李敏的身边。
自从爸爸妈妈去世后,李敏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减少在社会上的露面,除了因为李敏本来就不喜欢露面外,也因为李敏不想打着爸爸妈妈的旗号去做事,王桂苡也很是理解朋友。
到了1990年,孔令华辞去了公职,选择了“下海”,到了深圳创办起了深圳瑞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李敏、孔令华、孔东梅
创办这家公司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孔令华想利用开公司的渠道,来召集社会研究更多有关毛泽东与科学的事业,这样一来,就能更加好好的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这才是孔令华的初衷。
得知丈夫的理想,李敏也很是支持,这么多年来她总是沉浸在父亲和母亲去世的悲痛中,现如今一来,也有了寄托。
到了1993年,这一年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于是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毛主席家乡的人民,向李敏发来了邀请函,希望李敏可以回乡参观韶山毛主席铜像落成典礼。
毛主席
孔令华得知后,也很是支持妻子去参加典礼,但是李敏不愿意抛头露面,只愿意在家自己纪念爸爸,其他典礼活动她是不愿意去的,孔令华也很是理解。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敏给爸爸亲自操办100周年纪念典礼。
在12月26日这一天,毛主席诞辰百年礼正式举行,在李敏一家的邀请下,许多人来到李敏家参加纪念毛主席的诞辰,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王桂苡为了不给朋友添麻烦,是最后才来的,这样也可以让李敏不太忙碌。
几个小时过去后,毛主席诞辰百年礼结束了,等到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王桂苡帮助李敏收拾家里,打扫卫生,不一会儿就结束了。
接着,王桂苡准备去洗洗手,就在这时候,孔令华把李敏叫到身边,从怀里掏出来一块关于毛主席的纪念怀表,吩咐李敏送给王桂苡。
李敏、毛主席、孔令华
接着,李敏把怀表送到了王桂苡的手上,感谢她的帮忙,同时也希望这块怀表给王桂苡做一个念想,留作纪念。
王桂苡有些惊着了,连忙推辞说这不可以,如此贵重的怀表怎么可以送给她呢?还是李敏留下吧,还能寄托对爸爸的思念。
李敏摇了摇头,执意要送给王桂苡,而孔令华也走过来表示这块怀表就是专门留给王桂苡的,感谢王桂苡一直陪伴在李敏身边,照顾着她。
看着李敏和孔令华真诚的眼神,王桂苡也只好不再拒绝,收下了这块意义极重的怀表,然后紧紧地和李敏抱在一起,激动地落下眼泪。
毛主席
后来,王桂苡一直对这块怀表保护得很好,因为这不仅是她对毛主席怀念的寄托,更是证明李敏一家和她深厚友谊的见证。
有一句话说得好,真正的朋友会与你同舟共济,无怨无悔,始终如一,我相信,李敏和王桂苡的友谊一定会感动后世更多的人……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6月08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1993年,毛主席诞辰百年礼上,孔令华吩咐李敏,把怀表交给一个人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125733.html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