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d(上市前夜的blued:社交让位资本,急功近利商业化)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01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当时的blued刚刚传出赴美上市的计划,并未对外披露具体的业务情况。外界仅知道它是中国最大的男同性恋交友软件,在中国的LGBTQ群体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其背后的故事艰难曲折,充满了与现实中观念和政策的博弈,创始人耿乐也因为创立Blued而成为了中国LGBTQ群体的意见领袖。
然而,资本市场不会为故事而感动。想要成为一家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Blued背后的蓝城兄弟还需要在社会价值之外,证明Blued的商业价值。
6月17日晚间,蓝城兄弟(BluedCityHoldingsLtd.)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谋求在纳斯达克上市,若计划顺利,将募资5000万美元,并获得证券代码BLCT。
无论从招股书中,还是APP界面的几次改版上,都不难看出Blued在商业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但Blued从诞生之初就是一款服务于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交软件,普通大众软件所适用的商业化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Blued,于是Blued寻找到了不同寻常的变现方式。只不过,这些特殊的变现方式,似乎有悖于其原本的初衷。
会员付费制度的局限性
没有人知道中国究竟有多少同性恋,但我们能知道有多少人在用Blued。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Blued的注册用户突破了4900万人,月活数600万人,日活数250万人。这其中约有49%的用户为海外用户,剩余的51%为国内用户。也就是说,在中国每个月有300万人在用Blued。
这些用户的沉浸度高,粘性强。2019年,blued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间长达60分钟,每天平均打开Blued16次,而注册用户的下月留存率高达71%。
耿乐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按照LGBTQ人群在人口中的比例计算,中国应该有约7000万性少数群体,但Blued在国内的用户天花板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首先,Blued严格来说是一款服务于男性的同性社交软件,并没有覆盖全部的LGBT群体。其次,在男性LGBTQ群体中,有活跃社交需求的年龄段较为集中,约为18~50岁之间。且随着人口在未来逐渐老龄化,适龄的Blued用户群体还将出现下降。这也就意味着,目前Blued在国内的用户数量已经接近天花板。
然而,300万的月活数对于一款社交应用来说是什么概念?
截至2019年底,国内的三大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的月活数分别是5.72亿、5.28亿和3.47亿。直播平台中斗鱼、虎牙的月活数分别是1.7亿和1.5亿。而商业性质与Blued最为接近的陌陌,月活数也有1.1亿人。
用户体量上的差距让Blued难以具备主流社交软件的流量规模,无论是通过会员付费还是广告投放的方式进行商业化,收入体量都十分有限。招股书显示,2019年Blued的付费会员收入为3673.8万元,广告服务收入为3538.4万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2.1%和3.4%。
Blued所提出的付费会员制度为BLUEDX,从内容上看,会员的功能包括一些传统的功能,例如昵称旁尊贵的会员logo、会员去广告、个性化的主页和定制聊天背景等。另外还有陌生人交友软件上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隐藏距离、在线隐身、高级筛选、黑名单数量上限等。
这些会员功能与陌陌的付费会员功能十分相似,而2019年陌陌的用户付费率为8.1%。目前Blued的付费会员有45.7万人,付费率高于陌陌。但鉴于用户整体数量的局限性,会员费收入依旧较为有限。
为了强化LGBT社区属性,Blued新上线了流媒体内容推送功能,用户可以在社区内发布图文及长短视频内容。与该功能相对应的,Blued还推出了超级曝光付费服务,类似于短视频平台上的流量扶持,花钱便能让更多人看见你。
然而,鉴于社区本身的特殊性,Blued对平台上的内容十分敏感,需要通过第三方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以及122名员工来分别进行机器初步审核及人工二次审核。招股书显示,负责内容审核的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25%。
同时,为了优化用户匹配及内容推送机制,Blued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技术研发。2019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3亿元人民币,远超付费会员和广告投放所能产生的收入。
每年花1亿“管理”男主播,直播背后早已不再是社交
在此前的推文中,猫妹曾经提到是直播功能改变了Blued,使Blued首次实现了盈利。但就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不知是否是因为加大了市场投放费用或研发费用,Blued在2018年和2019年均未实现盈利。两年分别亏损了1.5亿和6085.1万元。
目前,blued的变现方式主要包括直播打赏、付费会员、付费健康服务和辅助生殖服务。就收入占比来看,直播打赏的确是blued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Blued的直播服务收入高达6.7亿元人民币,占到了总收入的88.5%。
而这主要是因为Blued的用户在打赏主播方面惊人地慷慨。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末Blued的直播付费用户数仅有32.6万人,而人均打赏金额竟然高达2059元。许多人用“粉红经济”的比较优势来解释Blued上直播业务的高额收益,但猫妹在仔细研究了招股书后认为原因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单纯。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Blued的直播业务的高昂成本。整体上来看,Blued整体业务的毛利率为28%,运营成本占比为72%。而运营成本中,收入分成占到了58.4%的比重。而在报表数据的下方,Blued解释称该项成本是按照协议向公会支付的费用。
所谓公会即主播们的经纪公司,此前猫妹曾经专门用一篇推文解释过公会与主播们的雇佣形式与合作关系。而在招股书中,Blued表明平台上的几乎所有的主播均来自公会,经过专门的训练和管理。而即便是在平台上自行注册的个人主播,Blued也会将其介绍到所熟识的公会以便于更好地管理。
这样的做法十分蹊跷,即便是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为了降低对公会的依赖程度,一般不会拒绝主动注册的个人主播,因为这样的主播往往对平台的忠诚度较高,成名后流失风险也比较低。
更何况,耿乐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Blued上的直播是服务于社交属性的,直播仅仅是让用户之间更快地相互认识的途径。如果只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社交,为什么还要对主播进行专门的训练呢?
在随后的段落中,招股书中更是披露,就连平台与主播之间的收益分成,也是基于主播和公会是否能够完成Blued定下的KPI而决定的。
招股书中并未披露Blued与公会之间究竟定下了怎样的KPI。但是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19年,Blued平台上直播业务的人均付费额从1279元暴涨至2059元,而付费用户数却从35.8万人下降至32.6万人。而Blued对此的解释却是,平台更加专注于消费能力和付费意愿更强的用户。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直播打赏的门槛突然提高,数万的直播用户被劝退。Blued平台上的男主播们究竟在公会受了什么样的训练,又承担着怎样的KPI,似乎不言而喻。
为了邀请主播入驻,blued与大量公会签订了合作协议。2019年,blued的共向公会支付高达9096万元,也就是近1亿元的的收益分成。
小蓝出海,能否掘金亚洲?
早在2013年,Blued就登陆了荷兰开拓海外市场。截至2019年,Blued已经拥有了来自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用户,几乎做到了“天下大同”。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同性社交平台较为成熟,有Grindr等实力较强的竞品,Blued的优势并不明显。目前Blued的主要海外市场是亚洲国家。招股书显示,在印度、韩国、泰国、越南四国,blued已经成为了当地月活数最高的LGBTQ线上社区。
然而,受制于直播公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Blued在海外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收入。虽然海外用户占比已经达到49%,但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海外收入仅占公司收入的3.4%、6.6%和9.9%。
为了管控内容风险,国内版和国际版的Blued上的用户信息并不相通。想要扩大海外市场的收入,Blued需要在当地搭建运营团队。只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最大LGBTQ群体的市场尚未让Blued实现盈利,在人口密度更加分散的海外,Blued又该如何赚钱呢?
本文源自猫财经
汪清县公安局禁毒大队通过新式交友软件Blued(同性恋交友平台)破获一起贩卖毒品案件
同性社交第一股Blued上市,一个“从1到4900万”的创业故事
同志交友软件苹果(同性社交软件Blued在苹果应用商店恢复上架)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6月08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blued(上市前夜的blued:社交让位资本,急功近利商业化)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125458.html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