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如父”之例证)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4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管子·大筐》有云:“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 今日读了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的故事,忽觉又得了个例证。
《三字经》中有段关于苏洵的描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在千年之前那个结婚、生子都很低龄化的时代,苏洵27岁才开始读书,确实算是开窍很晚了,彼时其子苏轼、苏辙业已开始读书,其兄长苏涣已中进士做官。
其父苏序也不管他,亲戚们问是什么缘故,苏序淡然道:“你们不知道的。”到了年已及冠,他依然故态,苏序还是充满信心地说:“这样一个人,是不必担心他不学的。”果然,到了二十七岁这年,开始发奋读书,还携二子苏轼苏辙一同进京参考。最终成为了被我们传颂千年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见其文学成就。
读到此处,我惊呼:“真是知子莫如父啊!” 其实,面对这样的儿子,我更钦佩苏序老先生的淡然和自信,不似现如今众家长的焦虑和迷惘。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6月08日 星期四
版权保护: 【本文标题和链接】\\(“知子莫如父”之例证) http://www.youmengdaxiazuofa.net/longxia8/125396.html

- 全部评论(0)